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中医特色 >> 中医药浴 >> 药浴文化 >> 正文

中医药浴的起源与发展第 2 页

www.yodicraft.com 文章来源:中医药浴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6-25 22:16:02

    《太平圣惠方》记载有熏洗方163,除了大量的内科药浴方外,还包括眼科方24首方、扭伤骨折方11首、阴疮湿疹方24首。《圣济总录》“治外者,由外以通内……,籍以气达者是也。”“渍洗法,所以宣通形表,当以汗解,若人肌内坚厚,腠理致密,有难取汗者,则服药不能外发,须借汤浴,疏其汗孔,宣导外邪,乃可以汗……”。《幼幼新书》分四十论,五百四十七门,集百家之方论,其中药浴方法内容丰富。元朝周达观《真蜡风土记》“国人寻常有病,多是入水浸浴及频频擦洗,便自痊也。”明《伤科补要》详细记载了熏蒸疗法的具体操作:“凡宿伤在皮里膜外,虽服药不能根除,服瓜皮散,次用落得打、陈小麦、艾叶三味,用河水共煎一锅滚透,入小口缸,横板一块,患人坐在板上,再将单被盖身,其汗立至,不可闪开,恐汗即止,病根不除也。”李时珍《本草纲目》收集了明以前的单验方万余首,在外治中介绍了含咽、沐浴、药磨、擦洗、热浴等多种药浴方法,治疗范围的扩大很多。

    到了清朝,是药浴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不但在民间流传,在清代一些宫廷秘方中,有许多沐浴、洗头、洗眼睛及其他外洗方。临床应用基本与内科治法并力,并广泛用于急症、内、外、妇、儿、骨伤、皮肤、五官等科目数百种疾病的治疗。《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在各类方中有洗涤类方,认为“洗涤之法,乃疡科溃腐,而无壅滞也。凡肿在四肢者,溻渍之;在腰腹脊背者,淋之;在下部者,浴之。”在儿科杂病心法要诀中对初生婴儿用五枝汤浴之,免于日后生疮。

    对药浴发展贡献最大的是吴师机,他所著的《理瀹骈文》是吴师机集我国内病外治大成,融多年治病经验撰著而成。吴师机其人,中过举人、进士,视功名如粪土,弃官不作,重返故里,自制膏药治病救人。每天求病之人“地去一二百里,人来五六十船”,多则月内有两万余人登门求治。膏药治病简便,收费低廉,有时竟一帖而愈,他被赞誉为“吴一帖”。基者,理也。药者,瀹也。吴师机说:“凡病多以外入,故医有外治法,经文内最外取并列,未尝教人专用内治也。”外治之药切近皮肤,能彻到肉理之中,亦能将药之气味透过皮肤直达经脉,摄于体内,融于津液之中,与之合而为一,具有内外一贯之妙。正如吴师机说:“切于皮肤,彻于肉理,摄于吸气,融于渗液。” “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即是说外治和内治用药机理相同, 只是给药途径不同而已。“外治必如内治者,先求其本,本者何?明阴阳,识脏腑也。”“虽治在外,无殊治在内也,外治之学,所以颠抖不破者,此也;所以与内治并行,而能补内治之不及耳,此也。”这些论述为药浴治疗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根据药浴不同的表现形式,吴师机将药浴分熏、洗、沐、浴、浸、喷、浇、淋八法,治疗范围涉及中医的内、外、妇、儿、五官个科,并列举药浴方79首,功绩辉煌。

上一页  [1] [2]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5jw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个文章: 没有了
  • 下一个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yodicraft.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