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古籍文献 >> 中医书籍 >> 中医儿科学 >> 正文

第七章 脾胃病证 第六节 疳证第 6 页

www.yodicraft.com 文章来源:中医儿科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0-6 20:14:45

    3.干疳

    证候:极度消瘦,呈老人貌,皮肤干瘪起皱,皮包骨头,精神萎靡,啼哭无力且无泪,毛发干枯,腹凹如舟,杳不思纳,大便稀溏或便秘,时有低热,口唇干燥,舌淡或光红少津,脉沉细弱。

    分析:本证为疳之重候,出现于疳之后期,皆由脾胃衰败,津液消亡,气血俱虚所致。,脾虚气衰,故精神萎靡,啼哭无力;胃气衰败,则杳不思纳;脾虚不运,则大便稀溏;阴液耗竭,上则口唇干燥、啼哭无泪、舌光红少津,下则肠失濡润而便秘;阴亏生内热,则时有低热。

    治法:补益气血。

    方药:八珍汤加减。常用药: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补气健脾,当归、熟地、白芍滋阴养血,川芎行气活血以冀气血游布全身。面舌淡,脾阳虚者,去熟地、白芍,加炮姜、附子温阳助运;舌干红,无苔,加乌梅、石斛、麦冬酸甘化阴;杳不思纳加陈皮、砂仁、焦山楂鼓舞胃气,醒脾助运;时有低热,汗出不温者,合桂枝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

    (二)兼证

    出现于疳积重证和干疳阶段,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眼疳

    证候:两目干涩,畏光羞明,时常眨眼,眼角赤烂,目睛失泽,甚则黑睛混浊,白睛生翳,夜晚视物不清等。

    分析:脾病及肝,肝之阴血不足,不能上荣于目,故两目干涩,畏光羞明,目睛失泽,黑睛混浊,白睛生翳,夜晚视物不清;肝阴不足,肝火上炎,故眼角赤烂;土虚木旺,则时常眨眼。

    治法:养血柔肝,滋阴明目。

    方药:石斛夜光丸加减。常用药:石斛、天冬、麦冬、生地、枸杞子滋补肝肾,青葙子、菊花、黄连清热泻火明目,牛膝引火下行,茯苓益气健脾,川芎、枳壳行气活血。夜盲加服羊肝丸。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5jw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yodicraft.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