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古籍文献 >> 中医古籍 >> 景岳全书 >> 正文

景岳全書-卷之六十四集外科鈐古方第 3 页

www.yodicraft.com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3-19 22:27:29
星煆, 赤芍藥炒, 白芷, 各一兩。 肉桂, 五錢。 右為末, ?湯調塗, 熱酒亦可。

抑陽散一三二
一名洪寶丹。 治瘡屬純陽, 腫痛發熱。 天花粉, 三兩。 薑黃, 白芷, 赤芍藥, 各一兩。 右為末, 茶湯調搽患處。

陰陽散一三三
治瘡屬半陰半陽。 紫荊皮炒, 五兩。 獨活去節炒, 一兩。 赤芍藥炒, 白芷, 石菖蒲, 各二兩。 右為末, ?酒調搽。

神功散一三四
諸發背癰疽, 及諸瘡, 不問腫潰皆效。 黃檗炒, 草烏炒, 各一兩。 右為末, 用漱口水調入香油少許搽患處, 如乾, 仍用水潤之。

清涼救苦散一三五
治大頭瘟腫甚者, 以此藥敷之。 芙蓉葉, 霜桑葉, 白斂, 白芨, 大黃, 黃連, 黃檗, 白芷, 雄黃, 芒硝, 山茨茹, 赤小豆, 南星, 金線重樓。 右等分為末, 蜜水調敷腫處, 以翎頻掃之。

二黃膏一三六
敷一切腫毒, 熱浮在外, 或時氣熱壅者。 黃檗, 大黃, 各等分。 右為末, 用醋調傅, 如乾, 用水潤之。

迴陽玉龍膏一三七
治陰疽發背, 寒邪流注, 風濕冷痺, 諸腳氣冷痛無紅赤者, 及跌撲所傷為敷涼藥, 或人元氣虛寒, 腫不消散, 或不潰斂, 及癰腫堅硬, 肉色不變, 久而不潰, 潰而不斂, 或鼓椎風筋攣骨痛, 一切陰寒冷證第一藥也。 草烏, 肉桂, 各五錢。 薑黃炒, 南星煨, 白芷, 赤芍藥炒, 各一兩。 右為末, ?湯或熱酒調塗。

沖和膏一三八
治一切瘡腫, 不甚焮熱, 積日不消。 紫荊皮炒, 五兩。 獨活去節炒, 三兩。 赤芍藥炒, 二兩。 白芷, 菖蒲, 各一兩。 右為末, ?頭煎湯調搽。

麥飯石膏一三九
治瘡疽初起, 先以麥飯石膏塗之, 俟瘡根漸收, 即敷神異膏斂之。 但麥飯石膏難於修合, 用神異膏亦效。 白麥飯石炭火煆醋淬數次研極細二兩, 據[本草]所載, 石如飯團, 粒粒結成塊者即是, 皆可用也。 鹿角, 生取帶腦骨者, 斷之, 用炭火燒煙盡, 研極細四兩。 右用米醋調和, 入砂器煎, 以竹片不住手攪熬成膏。 先用豬蹄湯洗患處, 以鵝翎拂塗四圍, 乾則以醋潤之, 若腐爛者, 用布帛攤貼之。 李氏曰: 麥飯石膏治發背癰疽神妙, 惜世罕知。 有患癰不潰而危者, 全用此膏, 一夕頓潰。 凡疽得膿, 其毒始解, 或有不潰者, 須用此膏, 故錄之俾精擇修合, 以取十全之功也。 嘗見世間醫者, 每有妙方, 秘而不傳, 或更改以惑人, 誠可惡也。 余思西華麥飯石膏守死不傳, 其立心私刻, 君子鄙之矣。

黑末子百四十
治癰毒。 用羊角連內骨燒存性, 為末。 酒調三錢, 分上下服之, 瘡可散。 立齋曰: 此方未嘗用, 蓋秘方也。 嘗治面上或身卒得赤斑, 或癢或瘭毒, 此而不治, 亦乃殺人。 以羖羊角燒存性, 研為極細末, 以雞子清調塗之, 甚效。 本草亦云然。

乳香定痛散一四一
治瘡瘍潰爛, 疼痛不可忍, 諸藥不效者。 乳香, 沒藥, 各二錢。 寒水石煆, 滑石, 各四錢。 冰片, 一分。 為細末, 搽敷患處, 痛即止。 此方乳, 沒性溫, 佐以寒劑制之, 故寒熱之痛皆妙。

烏金膏一四二
治發背中央肉死, 塗之即腐; 未死, 塗之即生。 若初起腫痛, 用點數處, 則解毒頓消, 若瘀肉腐黑, 塗之即潰。 若惡瘡頑瘡, 元氣無虧, 久不收斂者, 內有毒根, 以紙撚醮?其內。 有等發背因元氣虛弱, 或因剋伐, 元氣虧損, 毒氣散漫, 中黯外赤, 不腐不潰, 須服大補之劑, 中塗三四寸許, 至五六日間, 赤黯之界自有裂紋如刀劃之狀, 中央漸潰漸脫, 內用純陽之藥以接其元氣, 庶能收斂。 若妄用刀鍼, 去肉出血, 則陽隨陰散, 元氣愈傷, 或塗涼藥則毒氣不解, 氣血愈虛, 非徒無益, 適以害之矣。 其方用巴豆去殼炒黑, 研為膏, 點腫處, 或塗瘀肉上, 則自消化, 或加乳香少許亦可。 如塗瘡內, 或加香油少許調稀可用。 若餘毒不斂者, 以此?之, 不致成痛。

透骨丹一四三
此潰膿藥, 外科不可缺。 蟾酥, 硼砂, 輕粉, 巴豆, 各五錢。 蝸牛, 二個。 麝香, 一分。 右先將巴豆研如泥, 次入蝸牛, 麝香再研, 後入各藥研極細, 以小磁瓶收藏。 每用少許以乳汁化開, 先用鐵輕輕撥破毒頭, 挑藥米粒許納於瘡口, 外用清涼膏貼之。

鍼頭散一四四
治一切頑瘡, 內有膿管瘀肉, 或瘰?結核不化, 瘡口不合, 宜此藥追蝕腐之。 赤石脂, 五錢。 輕粉, 麝香, 各五分。 乳香, 白丁香, 各三錢。 生砒, 黃丹, 各一錢。 蜈蚣, 一條, 炙乾。 右為末, 搽瘀肉上, 其肉自化。 若瘡口小或痔瘡, 用糯米糊和作細條, 陰乾?入, 外以膏藥貼之。 凡瘡口久不合者, 內有膿管, 必須用此腐之, 內服托裏之藥。

代鍼膏一四五
治瘡瘍膿熟不潰。 乳香, 二分。 白丁香真者是, 巴豆炒焦, 鹼, 各五分。 右為末, 熱水調點瘡頭上, 常以鹼水潤之, 勿令其乾。

替鍼丸一四六
治膿成不潰者。 白丁香, 磠砂另研, 真沒藥, 乳香, 各一匙。 糯米, 四十粒, 先以礦灰拳大一塊, 置磁碗內, 量入井水, 待熱氣將息, 以米排入灰中, 良久候米如水晶狀, 取出用之, 如米未就, 再用灰製。 右各另為末, 然後和勻收貯。 用時以飯丸麥粒大, 每用一粒, 水濕粘瘡頭上, 其膿自出。 凡瘡瘍血氣壯實, 膿成不潰者, 宜用此藥以洩其毒, 則肌肉易生, 瘡口易斂。 若氣血虧損者, 須用甘溫之劑以培根本, 否則不惟不潰, 且難收斂。 若附骨疽及緊要之地, 當及時鍼砭出之為善。

三合散一四七
治癰疽不肯作膿。 新巴豆肉, 明砒, 斑蝥, 等分。 右為細末, ?瘡內, 惡肉自化。 立齋曰: 此方藥性太毒, 果有惡毒之證, 宜用腐之, 取其以毒攻毒也。 若以陽氣虛, 不能腐化成膿者, 宜用大補之劑, 及桑木灸之。 丹溪云: 氣血壯實, 膿自湧出。 大抵瘡之潰斂遲速, 總由血氣之盛衰使然也。

藜蘆膏一四八
治一切瘡疽?肉突出, 不問大小長短, 用藜蘆一味為末, 以生豬脂和研如膏塗患處, 周日易之。

生肌散一四九
治瘡口不合。 木香, 輕粉, 各二錢。 黃丹, 桔礬, 各五錢。 右為細末, 用豬膽汁拌勻晒乾, 再研細, 摻患處。 立齋曰: 此方乃解毒去腐搜膿之劑, 非竟自生肌藥也, 蓋毒盡則肉自生。 常見患者往往用龍骨, 血竭之類以求生肌, 殊不知餘毒未盡, 肌肉何以得生, 及增腐爛耳。 若此方誠有見也。

收口摻藥百五十
李氏云: 龍遊有患背疽者, 大潰, 五臟僅隔膜耳, 自謂必死。 用鯽魚去腸, 實以羯羊糞, 烘燥為末, 乾摻之, 瘡口自收。 此出洪氏方, 屢用有效, 故附於此。 須候膿少欲生肌肉時用之。

桔梗湯一五一
治欬嗽吐膿, 痰中有血, 胸膈兩?作痛, 煩悶作渴, 或出臭濁, 已成肺癰證。 桔梗炒, 貝母, 當歸酒浸, 瓜蔞仁, 枳殼麩炒, 薏仁, 桑白皮炒, 百合蒸, 各一錢五分。 五味子炒, 知母炒, 地骨皮, 甜葶藶炒, 甘草節, 防己, 黃耆, 杏仁, 各五分。 水二鍾, 煎服。

[濟生]桔梗湯一五二
治肺癰欬嗽膿血, 咽乾多渴, 大小便赤澀。 方如前, 但少五味, 葶藶, 知母, 地骨皮四味。 用水二鍾, 薑五片, 煎八分。 食遠服。 大便秘者, 加大黃。

人參五味子湯一五三
治氣血勞傷, 欬膿咯血, 寒熱往來, 夜出盜汗, 羸瘦困乏, 一切虛損肺痿之證並治。 人參, 五味子炒搗, 熟地黃, 當歸酒炒, 白朮炒, 白茯苓, 炙甘草, 陳皮, 桔梗炒, 前胡, 各一錢。 黃耆炙, 地骨皮, 桑白皮炒, 枳殼炒, 柴胡, 各七分。 水一鍾半, 生薑三片, 煎八分。 食後服。

四順散一五四
治肺癰吐膿, 五心煩熱, 壅悶欬嗽。 貝母去心, 紫苑去苗, 桔梗炒, 各一錢半。 甘草, 七分。 水一鍾半, 煎七分, 食遠服。 如欬嗽, 加杏仁。 亦可為末, 白湯調服。

合歡飲一五五
治肺癰久不斂口。 用合歡皮, 白斂, 二味同煎服。 合歡皮即槿樹皮也, 亦名夜合。

紫菀茸湯一五六
治飲食過度, 或煎?傷肺, 欬嗽咽乾, 吐痰唾血喘急, ?痛不得安臥, 肺痿等證。 紫菀茸去苗, 桑葉經霜者, 款冬花, 百合蒸焙, 杏仁去皮尖, 阿膠蛤粉炒, 貝母去心, 半夏製, 蒲黃炒, 各一錢。 人參, 犀角鎊末, 甘草炙, 各五分。 水一鍾半, 生薑三片, 煎七分, 入犀角末。 食後服。

升麻湯一五七
治肺癰胸乳間皆痛, 吐膿腥臭。 川升麻, 桔梗炒, 薏苡仁, 地榆, 黃芩炒, 赤芍藥炒, 牡丹皮, 生甘草, 各一錢。 水二鍾, 煎八分。 食遠服。

如金解毒散一五八
治肺癰。 桔梗, 一錢。 甘草, 一錢半。 黃連炒, 黃芩炒, 黃檗炒, 山梔炒, 各七分。 水二鍾, 煎八分。 徐徐陸續飲之, 不可急服。 按: 此方乃降火解毒之劑也, 凡發熱煩渴, 脈洪大者, 用之即效。 若脈數, 欬痰腥臭, 或唾膿瘀者, 宜用桔梗湯。

如聖柘黃丸一五九
治肺癰欬而腥臭, 或唾膿瘀, 不問膿之成否並效。 肺家之病雖有方, 惟此方功效甚捷, 不可忽之。 柘黃, 一兩, 為末。 百齒霜即梳垢, 二錢。 用糊為丸, 如桐子大。 每服三五十丸, 米飲下。 柘黃, 乃柘樹所生者, 其色黃, 狀如靈芝, 江南最多, 北方鮮有。

葶藶散百六十
治過食煎?, 或飲酒過度, 致肺壅喘不能臥, 及肺癰濁唾腥臭。 甜葶藶, 桔梗炒, 瓜蔞仁, 川升麻, 薏苡仁, 桑白皮炒, 葛根, 各一錢。 甘草炙, 五分。 水一鍾半, 生薑三片, 煎八分。 食後服。

知母茯苓湯一六一
治肺痿喘嗽不已, 往來寒熱, 自汗。 知母炒, 茯苓, 炙甘草, 人參, 白朮, 五味子炒搗, 麥門冬, 半夏製, 薄荷, 桔梗, 柴胡, 款冬花, 各一錢。 阿膠蛤粉炒, 黃芩炒, 各二錢。 川芎, 五分。 水二鍾, 薑三片, 煎一鍾。 食遠服。

四味排膿散一六二
治肺癰吐膿, 五心煩熱, 壅悶欬嗽。 嫩黃耆鹽水炒, 白芷, 五味子研炒, 人參, 等分。 右為細末。 每服三錢, 食後蜜湯調下。

八味排膿散一六三
治腸癰少腹脹痛, 裏急後重, 脈滑數, 或時時下膿。 黃耆炒, 當歸酒拌, 金銀花, 穿山甲蛤粉炒, 白芷, 防風, 連翹, 瓜蔞, 各三錢。 水二鍾, 煎八分, 食前服; 或為末, 每服三錢, 食後蜜湯調下。 如膿將盡, 去穿山甲, 連翹, 倍當歸, 加川芎。

薏苡仁湯一六四
一名瓜子仁湯。 治腸癰腹中?痛, 或脹滿不食, 小便短澀。 婦人產後多有此證, 縱非癰, 服之尤效。 薏苡仁炒, 五錢。 瓜蔞仁, 三錢。 牡丹皮, 桃仁去皮尖, 各二錢。 右水煎。 空心服。

牡丹皮散一六五
治腸癰腹濡而痛, 時時下膿。 牡丹皮, 人參, 黃耆炒, 白茯苓, 天麻, 白芷, 桃仁去皮尖, 薏苡仁, 當歸, 川芎, 各一錢。 官桂, 甘草, 各五分。 木香, 三分。 右水煎服。

梅仁湯一六六
治腸癰壅痛, 大便秘澀。 梅仁, 九個, 去皮尖。 大黃炒, 牡丹皮, 芒硝, 犀角鎊, 各一錢。 冬瓜仁, 三錢, 研。 右水煎, 入犀角末服。

大黃湯一六七
一名牡丹皮湯。 專治腸癰小腹堅腫而熱, 按之則痛, 肉色如故, 或焮赤微腫, 小便頻數, 汗出憎寒, 其脈沉緊, 膿未成者, 急服之。 牡丹皮, 瓜蔞仁, 各三錢。 桃仁去皮尖, 大黃煨, 芒硝, 各二錢。 水二鍾, 煎一鍾。 食前服。 本方去瓜蔞, 即名大黃牡丹湯。 立齋曰: 此方乃行血破血之劑也, 如發熱自汗惡寒, 小腹作痛, 小便如淋, 脈未數者有效。 丹溪曰: 小腹腫痞, 按之痛, 小便如淋, 或自調, 發熱身無汗, 復惡寒, 其脈遲緊者, 膿未成, 宜下之, 當有血, 此結熱所成也, 故[金匱]用大黃利之, 即此方也。 若無前證, 恐不宜用。 其有脈滑數, 腹內脹痛, 或時時後重, 而膿已下, 宜用八味排膿散, 蠟礬丸, 及托裏之藥。

射干湯一六八
治胃脘癰吐膿血。 射干去毛, 山梔仁, 赤茯苓, 升麻, 各一錢。 白朮, 五分。 赤芍藥, 一錢半。 右水煎服。

槐花散一六九
治腸風臟毒下血。 槐花炒, 熟地黃, 青皮, 白朮炒, 荊芥穗, 當歸身酒拌, 升麻, 各一錢。 川芎, 四分。 右為末。 每服三錢, 空心米飲調下。 水煎服亦可。

除濕和血湯百七十
方在和陣二一九。 治陽明虛陷, 濕熱便血腹痛。

夏枯草湯一七一
治瘰?馬刀, 已潰未潰, 或日久漏者。 夏枯草, 六兩。 水二鍾, 煎七分, 去柤。 食遠服。 此生血治瘰?之聖藥, 虛甚者, 當煎濃膏服, 並塗患處, 多服益善, 兼十全大補湯加香附, 貝母, 遠志尤善。

必效膏一七二
治瘰?氣血尚無虧損, ?核不愈, 內服此藥, 外以鍼頭散腐之。 若氣血虛者, 先服益氣養營湯數劑, 後服此藥。 服後?毒盡下, 再服煎湯數劑。 南硼砂, 二錢半。 輕粉, 一錢。 麝香, 五分。 巴豆, 五個, 去膜。 白檳榔, 一個。 斑蝥, 四十個, 去頭翅, 同糯米炒。 右同為極細, 末取雞子二個, 去黃用清調藥, 仍入殼內, 以濕紙數重糊口, 入飯甑蒸熟, 取出曝乾研末。 虛者每服半錢, 實者一錢, 用炒生薑酒, 或滾湯於五更調服。 如覺小腹痛, 用益元散一服, 其毒俱從小便出。 胎婦勿餌。 瘡毒去後, 多服益氣養營湯, 瘡口自合。 此藥斑蝥, 巴豆似為峻利, 然巴豆能解斑蝥之毒, 用者勿畏。 予於京師遇一富商, 項有?痕一片頗大, 詢其由, 彼云因怒而致, 困苦二年, 百法不應, 忽有方士與藥一服即退, 二三再服頓退, 四服而平, 旬日而痊, 以重禮求之, 乃是必效散, 因修合濟人, 無有不效。 丹溪亦云: 必效與神效瓜蔞散相兼服之, 自有神效, 常以二劑兼補劑用之, 甚效, 故錄之。 但此藥雖云峻利, 然?毒之深者, 非此不能解, 故宜用之。 惟血氣虛者不可用, 恐其有誤也。 又一道人治此證, 用雞子七個, 每個入斑蝥一枚, 飯上蒸熟, 每日空心食一個, 求者甚多。 考之各書瘰?門及[本草]亦有之, 然氣血虛者恐不能治也。

射干連翹散一七三
治寒熱瘰?。 射干, 連翹, 玄參, 赤芍藥, 木香, 升麻, 前胡, 梔子仁, 當歸, 甘草, 各一錢。 大黃, 二錢。 水煎。 食後服。

如神散一七四
治瘰?已潰, 瘀肉不去, 瘡口不合。 松香末, 一兩。 白礬, 三錢。 為末。 麻油調搽, 乾摻亦可。

遇仙無比丸一七五
治瘰?未成膿, 其人氣體如常, 宜服此丸。 形氣覺虛者, 宜先服益氣養營湯, 待血氣少充, 方服此丸, 核消後, 仍服前湯。 如潰後有瘀肉者, 宜用鍼頭散, 更不斂, 亦宜服此丸, 斂後再服前湯。 白朮炒, 檳榔, 防風, 黑丑半生半炒取頭末, 密陀僧, 鬱李仁炮去皮。 斑蝥去足翅用糯米同炒去米不用, 甘草, 各五錢。 為細末, 水糊丸, 梧子大。 每服二十丸, 早晚煎甘草檳榔湯下。 服至月許, 覺腹中微痛, 自小便中取下?毒如魚目狀, 已破者自合, 未膿者自消。

[肘後]治癭方一七六
凡項下卒結囊欲成癭者, 用海藻一斤, 洗去鹹, 浸酒飲之, 不可間斷, 須要時時飲二三盃, 有酒氣方妙。

神效開結散一七七
消癭塊甚效。 橘紅, 四兩。 沉香, 木香, 各二錢。 珍珠, 四十九粒, 入砂罐內, 以鹽泥封固, 煆赤取出, 去火毒用。 豬靨肉子, 四十九枚, 用豚豬生項間如棗子者。 右為末。 每服一錢, 臨臥酒調徐徐嚥下。 患小者三五服, 大者一劑可愈。 切忌酸鹹油膩滯氣之物。 須用除日於靜室修合。

生地黃丸一七八
治師尼, 寡婦, 室女, 乍寒乍熱而患瘡瘍, 及頸間結核, 肝脈弦長而出魚際, 外無寒邪, 內多鬱火者, 宜此治之。 生地, 一兩, 酒拌杵膏。 秦艽, 黃芩, 硬柴胡, 各半兩。 赤芍藥, 一兩。 右為末, 入地黃膏加煉蜜為丸, 桐子大。 每服三五十丸, 烏梅湯日進二服。

[外臺]昆布丸一七九
治項下結囊欲成癭者。 昆布酒洗, 海藻酒洗, 各等分。 右為末, 煉蜜丸, 彈子大。 含化嚥之。

[濟生]玉壺散百八十
治三種毒癭。 海藻, 海帶, 昆布, 雷丸, 各一兩。 廣茂, 青鹽, 各半兩。 右為細末, 老米飲為丸, 桐子大。 不拘時噙化四五丸。

神效瓜蔞散一八一
治乳癰及一切癰疽, 切起腫痛即消, 膿成即潰, 膿出即愈。 治癰之方甚多, 獨此方神效, 瘰?瘡毒尤效, 凡一切癰疽餘毒皆宜用之。 栝蔞, 一個, 爛研。 當歸酒洗, 生粉草, 各半兩。 乳香, 沒藥, 各一錢。 右用酒煎服, 良久再服, 如不能飲, 以酒水各半煎之。 如數劑不效, 宜以補氣血之藥兼服之。 若肝經血虛, 結核不消, 佐以四物, 柴胡, 升麻, 白朮, 茯苓。 若肝脾氣血虛弱, 佐以四君, 芎, 歸, 柴胡, 升麻。 若憂鬱傷脾, 氣血虧損, 佐以歸脾湯。

海藻散堅丸一八二
治肝經癭瘤。 海藻, 昆布, 龍膽草酒拌炒焦, 各二兩。 小麥醋煮炒乾, 四兩。 右為末, 煉蜜丸, 桐子大。 每服二三十丸, 臨臥白湯送下, 或噙化嚥之尤好。 凡患瘰?, 服調治之藥未應, 宜佐以此上二方。 一方有柴胡二兩。

連翹飲子一八三
治乳內結核。 服數劑如不消宜兼服八珍湯。 初起有表證者, 宜先解散。 連翹, 川芎, 栝蔞仁研, 皂刺炒, 橘葉, 青皮, 甘草節, 桃仁, 各一錢半。 右水煎。 食遠服。

清肝解鬱湯一八四
治肝經血虛風熱, 或鬱火傷血, 乳內結核, 或為腫潰不愈, 凡肝膽經血氣不和之病, 皆宜用此藥。 人參, 熟地黃, 芍藥炒, 茯苓, 山梔炒, 貝母, 各一錢。 柴胡, 牡丹皮, 川芎, 陳皮, 各五分。 當歸, 白朮, 各一錢半。 甘草, 五分。 右水煎服。

羌活白芷散一八五
治風熱血燥, 手掌皺裂, 或頭面生瘡, 或遍身腫塊, 或膿水淋漓。 羌活, 白芷, 荊芥, 軟柴胡, 蔓荊子, 防風, 甘草, 牙皂, 黃芩酒炒, 黃連酒炒, 各一錢。 右水煎服。

胡麻散一八六
治風熱癮疹搔癢。 胡麻子, 一兩二錢。 苦參, 荊芥穗, 何首烏, 各八錢。 威靈仙, 防風, 石菖蒲, 牛蒡子炒, 甘菊花, 蔓荊子, 白蒺藜炒, 炙甘草, 各六錢。 右為末。 每服二錢, 食後薄荷湯調服, 茶清亦可。

四生散一八七
治?腿瘡淫不愈, 或眼目昏花, 名腎臟風, 並治風癬疥癩, 血風瘡證。 黃耆, 獨活, 白附子真者, 白蒺藜, 等分。 右為末。 每服二錢, 用豬腰子一枚, 批開入藥, 濕紙包裹煨熟, 空心連腰子細嚼, 鹽湯送下。

檳蘇散一八八
治風濕流注, 腳脛酸痛, 或嘔吐不食。 檳榔, 木瓜, 陳皮, 炙甘草, 各一錢。 香附, 紫蘇, 各五分。 水一鍾半, 生薑三片, ?白三莖, 煎一鍾。 空心服。

升麻和氣飲一八九
治風癬瘡疥熱結, 大便不通。 當歸, 陳皮, 各一錢半。 枳殼麩炒, 芍藥酒炒, 半夏製, 桔梗炒, 白芷, 蒼朮米泔浸炒, 乾葛, 白茯苓, 甘草炙, 各一錢。 乾薑炒, 大黃, 各五分。 升麻, 三分。 右水煎服。

當歸飲百九十
治風濕血熱, 癮疹癢痛, 膿水淋漓, 瘡疥發熱等證。 當歸, 川芎, 生地黃, 白芍藥, 白蒺藜炒, 黃耆, 何首烏不見鐵, 各錢半。 防風, 荊芥, 甘草, 各一錢。 右水煎服。

羌活當歸散一九一
治風毒血熱, 頭面生瘡, 或赤腫, 或成塊, 或癮疹搔癢, 膿水淋漓。 羌活, 當歸, 川芎, 升麻, 防風, 白芷, 荊芥, 鼠粘子蒸, 黃連酒炒, 黃芩酒炒, 連翹, 甘草。 右用酒拌晒乾。 酒煎服。

一掃散一九二
治癬疥。 防風, 荊芥, 苦參, 地骨皮, 薄荷, 等分。 甘草, 減半。 右為末。 蜜水調服三錢, 不過三五服可淨。 或煉蜜丸, 桐子大。 每服五七十丸, 食遠茶清送下。

烏金散一九三
敷腎囊破爛, 下疳等證。 麩炭, 紫蘇葉。 右等分為末。 香油調搽, 用紫蘇葉包裹之。

蛇床子散一九四
治一切風癬疥癩搔癢, 膿水淋漓。 蛇床子, 獨活, 苦參, 防風, 荊芥, 各三錢。 枯礬, 銅綠, 各一兩, 二味另為末。 右為末。 麻油調搽。

金黃散一九五
敷天泡濕熱等瘡。 滑石, 粉甘草, 此當半用為是。 右等分為末。 搽敷。 此方或加綠豆末, 以治濕熱肥瘡更妙。 當以此方加枯礬少半, 用治肥瘡大效。

白粉散一九六
治諸疳瘡。 海螵蛸, 三分。 白芨, 一分。 輕粉, 一分。 右為末。 先用漿水洗拭, 乾傅。

滑石散一九七
治小兒天泡瘡。 好滑石, 黃檗。 右共為末傅之。 仍內服荊防敗毒散, 或金銀花散。 熱甚者, 宜服大連翹飲。 一方名碧玉散, 以青靛調前二味如泥, 用皂刺挑破泡水, 次傅藥, 神效。

[秘方]仙遺糧湯一九八
治一切楊梅瘡, 不拘始終虛實, 皆可取效。 土茯苓, 即名仙遺根。 用鮮者二兩, 洗淨, 以木石臼搥碎。 用水三碗, 煎兩碗, 去柤, 入後藥煎服。 當歸, 生地, 防風, 木通, 薏仁, 各八分。 金銀花, 黃連, 連翹, 各一錢。 白朮, 白蘇皮, 各七分。 皂刺, 六分。 甘草, 四分。 加燈心二十根, 用遺糧湯二碗, 煎一碗。 食遠服。

土萆薢湯一九九
治楊梅瘡及瘰?, 咽喉惡瘡, 癰漏潰爛, 筋骨拘攣疼痛皆妙。 用土萆薢即土茯苓二三兩, 以水三鍾, 煎二鍾, 不拘時徐徐服之。 若患久, 或服攻擊之劑, 致傷脾胃氣血等證, 以此一味為主, 外加對證之藥, 無不神效。

五加皮飲二百
治楊梅綿花瘡百發百中, 亦可煮酒以治結毒。 當歸, 木瓜, 生地黃, 熟地黃, 羌活, 薏仁, 各一錢。 防風, 荊芥, 赤芍, 苦參, 大楓藤, 各七分。 五加皮, 二錢。 甘草, 殭蠶, 各五分。 右每服入土茯苓四兩, 豬肉四兩, 用水二大碗, 煎一碗。 食前溫服, 渣再煎, 連肉食之。 忌生冷, 魚腥沙氣牛肉茶酒醋。 所用土茯苓忌鐵器。 若治風毒, 口服此藥外, 以此藥煎膏, 或丹收, 或粉收貼之。

換肌消毒散二百一
一名萆薢湯。 治時瘡不拘初起潰爛。 土茯苓, 五錢或一二兩。 當歸, 白芷, 皂刺, 薏仁, 各一錢半。 木瓜不犯鐵器, 白蘚皮, 木通, 金銀花, 各一錢。 甘草, 五分。 右水煎服。 甚者, 土茯苓用至四五兩更妙。

蠲痺消毒散二百二
治時瘡肢節筋攣。 薑黃, 土茯苓, 獨活,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5jw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yodicraft.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