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报刊文摘 >> 中医视点 >> 正文

从《内经》走近中医:理论基础是气化论第 4 页

www.yodicraft.com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7-17 15:25:36

  日节律对人也有一定的影响。“平旦人气生,日中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素问・生气通天论》)。晚上11时到凌晨3时是阳气的最低谷,阴气最盛,多半病人去世是在深夜。还有时辰节律,气血的流注与时辰有关系,“子午流注,灵龟八法”。

  气化理论是中医理论的基础。病因理论认为六气的反常变化,是外感疾病的病因;病机理论以六气变化来认识疾病的性质。“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胰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治则治法理论讲究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方剂药物理论涉及方剂的君臣佐使、药物的性味归经;养生康复理论讲“药食宜”,“无代化,无违时,必养必和,待其来复”。

  《内经》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精、气、神―藏象―经络

  精、气、神是对人体整体层面上的认识。

  “精”:泛指构成人体生命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包括:精、血、津、液、髓等。它藏在全身,主要在五脏。肝、心、脾、肺是分仓库,肾是总仓库,所以我们讲“肾为先天之本”。

  “气”:泛指人的功能活动。具有温养、推动、防御、调节等功能。根据气的分布与功能,可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五脏之气等,是构成人体最必需的物质,但是从直观来看它是无形、无色、无味的。所以从我们的传统来讲,精和气一个是有形的,一个是无形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精生气,有形生无形”。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5jw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yodicraft.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