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中医中药 >> 中药详解 >> 正文

蓝花参

www.yodicraft.com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4-15 20:32:37
蓝花参

【别名】细叶沙参、金线吊葫芦、毛鸡脚、拐棍参、寒草、一窝鸡、娃儿草、雀舌草、罐罐草

【来源】桔梗科蓝花参属植物蓝花参Wahlenbergia marginata (Thunb.) A. DC.,以根或全草入药。秋季采根,春、夏、秋采挖全草,鲜用或晒干。

【性味归经】甘,平。

【功能主治】益气补虚,祛痰,截疟。用于病后体虚,小儿疳积,支气管炎,肺虚咳嗽,疟疾,高血压病,白带。

【用法用量】 0.5~2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文名称: 蓝花参
来源: 本品为桔梗科植物蓝花参wahlenbergia marginata(Thunb.)A.DC.的干燥全草。
出处: 实用中草药彩色图集. 第三册
介绍
Title 简介
来源 本品为桔梗科植物蓝花参wahlenbergia marginata(Thunb.)A.DC.的干燥全草。


原植物 蓝花参为多年生草本;根细长,长达10厘米。茎直立或匍匐,高20~40厘米,近基部分枝,无毛或近基部被毛。叶互生,通常线形,长1~3厘米,宽2~4毫米,全缘或浅波状,无柄,基部叶常较小,长圆形或倒卵形。夏季开花。二歧状圆锥花序顶生,有花数朵;花梗长1~2厘米;花萼管长约4毫米,裂片5,长约2~3毫米;花冠蓝色,漏斗状钟形,长5~8毫米,裂片5,长椭圆形;雄蕊5枚,花丝分离。蒴果倒圆锥形,长6~8毫米,顶端短3裂。

生于平原或丘陵地区的低湿草地上。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热带非洲、亚洲及大洋洲均有。


采收加工 夏、秋二季采挖,除去杂质,晒干。


药材性状 本品长10~30厘米或过之,根细长,稍扭曲,有的有分枝,长达10厘米,直径0.3~0.7厘米,棕褐色或浅棕黄色,具纵皱纹;断面黄白色。茎纤细,近基部分枝。叶互生,无柄,叶片常皱缩,展平后呈条形或倒披针状卵形,长1~3厘米,宽0.2~0.4厘米,灰绿色或棕绿色。花单生于枝顶,浅蓝紫色。蒴果倒圆锥形,长约6~8毫米;种子多数,细小。气微,味微甜,嚼之有豆腥味。以根粗、茎叶色绿者为佳。


性味和功用 甘、微苦,温。补虚健脾,止咳化痰。用于小儿疳积,自汗盗汗,白带,咳嗽痰多。常用量15~30克。

功用: 补虚健脾,止咳化痰。用于小儿疳积,自汗盗汗,白带,咳嗽痰多。常用量15~30克。
性味: 甘、微苦,温 。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5jw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yodicraft.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