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中医中药 >> 中药详解 >> 正文

穿龙薯蓣

www.yodicraft.com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4-15 19:41:15
Discorea nipponica Makino

别名 穿山龙穿地龙野山药、地龙骨、鸡骨头、穿龙骨等。属薯蓣科、薯蓣属。

植物特性: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根茎横走,圆柱形,黄褐色。茎左旋细长,近乎无毛。叶互生,叶片卵形或广卵圆形,带5~7浅裂,先端渐尖,基部心形。花黄绿色,小,雌雄异株,穗状花序,腋生,雄花序复穗状,雌花序单一,下垂,绿黄色。蒴果卵形或椭圆形,具3翅,成熟后黄褐色。种子上部具长方形膜质翅。

生长特性:野生于山坡林边、灌丛中或沟边。适应性较强,耐寒耐旱。以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生长较好。

生境分布:生于海拔300-2000米的林边或灌木丛中,沟边也有。分布于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古、山西、陕西等省、自治区。朝鲜、前苏联、日本也有。

药用:以根状茎入药。多年生草本植物。性平、味苦。有活血舒筋、消食利水、祛痰截疟功能。过去常用于风寒湿痹、慢性气管炎、消化不良、劳损扭伤、疟疾、痈肿等症的治疗。现多用于提取薯蓣皂甙,是合成副肾皮质激素及口服和注射用避孕药物的主要原料。

穿龙薯蓣

  (一)概述

  别名穿山龙、穿地龙、地龙骨、穿龙骨等。

  为薯蓣科薯蓣属植物穿龙薯蓣(Discorea nipponica Makino),以根状茎入药。多年生草本植物。性平、味苦。有活血舒筋、消食利水、祛痰截疟功能。过去常用于风寒湿痹、慢性气管炎、消化不良、劳损扭伤、疟疾、痈肿等症的治疗。现多用于提取薯蓣皂甙,是合成副肾皮质激素及口服和注射用避孕药物的主要原料。主产于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古、山西、陕西等省、自治区。

  (二)植物特性

  多年生缠绕草本。根茎横走,圆柱形,黄褐色。茎左旋细长,近乎无毛。叶互生,叶片卵形或广卵圆形,带5~7浅裂,先端渐尖,基部心形。花黄绿色,小,雌雄异株,穗状花序,腋生,雄花序复穗状,雌花序单一,下垂,绿黄色。蒴果卵形或椭圆形,具3翅,成熟后黄褐色。种子上部具长方形膜质翅。

  (三)生长特性

  野生于山坡林边、灌丛中或沟边。适应性较强,耐寒耐旱。以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生长较好。

  (四)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宜选结构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栽培,其次是壤土和黏壤土。又因穿龙薯蓣对水分要求不高,故适合山区坡地种植。在北方,当春季土地解冻后,深耕施肥,每公顷施基肥45000~60000千克,耙平充分混匀后栽种。

  2.繁殖方法

  (1)种子繁殖

  播种前先将种子与湿沙按1:1混合,置10℃以下沙藏处理20天,出苗可提前9~10天,出苗率可达85%以上。条播,沟距8-10厘米,将种子均匀撒于沟内,覆土1.5厘米,稍行镇压后浇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约半个月出苗。未经砂藏处理的种子,出苗迟,而且很不一致。苗出齐后,待苗高10厘米,有3~4枚叶片时,间去过密的小苗,到第二年春季移栽,行距45-60厘米,株距20-30厘米。

  (2)根状茎繁殖

  春季植株萌发前,将根茎挖出,选取健康根茎切成3-5厘米小段,按行距45~60厘米开沟,沟深10~15厘米,然后按株距30厘米将根茎栽于沟中,覆土压实。繁殖材料用根状茎幼嫩部分或根状茎芽苞,避免用老根状茎。

  3.田间管理

  每年锄草3~4次,生长期间要搭架以供其缠绕生长。第三、四年植株生长迅速,需分次追肥以供其生长发育的需要。

  (五)采收加工

  播种后第四、五年或根状茎繁殖的第三年春,植物营养生长期采挖。去掉外皮及须根,切段,晒干即可。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5jw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yodicraft.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