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皮肤病 >> 皮炎 >> 正文

异位性皮炎

www.yodicraft.com 文章来源:相关皮肤病资料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2-29 13:00:51
  异位性皮炎(Afodic dermafifis)又名异位性皮炎或遗传过敏性皮炎。即通常说的湿疹的一种,是具有家族遗传倾向的慢性过敏性皮肤病。异位性皮炎这一病名为1933年由瓦也斯(Wise)及苏兹伯格(Sulzberger)最早提出的。而“异位性”一词为柯卡(coca)于1925年首先倡议,其含义是:患者或家族成员易罹患哮喘病、枯草热、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湿疹等疾病史;对异种蛋白过敏;病人血青中lgE值增高;患者血青中嗜酸性白细胞增多。
  此病多发于过敏性体质的婴幼儿及青少年,部位遍及脸、颈、手肘、膝窝、四肢背侧等,表现为红疹、皮肤变厚、粗糙等症状。这种病会反复发作,且患者常因瘙痒难耐而抓得身上伤痕累累,不但有碍外观,甚至引发睡眠障碍或影响户外运动及生活质量,对患者的心理也造成不良影响。患者常伴有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病程长、治疗难,被医学界视为“湿疹中最难治的一种”。
  无论国内国外的报道都表明异位性皮炎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工业化发达国家发病率高于发展中国家,异位性皮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工业发达的国家与地区儿童患病率为20%,英国患病率近50年增长3倍,美国曾预测,到2009年异位性皮炎发病人数将达到2200万。在我国,6-20岁异位性皮炎患病率为0.7%,占皮肤科儿童就诊患者的30%,城市患病率为1.1%,农村为0.73%。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曾对国内10多个大城市的特应性皮炎发病率进行调查,结果显示:0-6岁儿童发病率为3%,受困扰者高达230万人-300万人,此病正在成为公共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
  到目前为止,现代医学对特应性皮炎的治疗仍采用局部慎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和润肤剂,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远期疗效不肯定,副作用难以回避。随着近年来对中医药的研究和应用的飞速发展,中医药在治疗特应性皮炎方面安全有效、副作用少的优势逐渐彰显。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5jw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yodicraft.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