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古籍文献 >> 中医书籍 >> 中医内科学 >> 正文

第九节 瘿病第 3 页

www.yodicraft.com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1-17 9:03:40

·肝阴虚

症状:瘿肿或大或小,质软,病起缓慢,心悸不宁,心烦少寐,易出汗,手指颤动,眼干,目眩,倦怠乏力,舌质红,舌体颤动。脉弦细数。

治法:滋养阴精,宁心柔肝。

方药:天王补心丹加减。

方中以生地、玄参、麦冬、天冬养阴清热;人参、茯苓、五味子、当归益气生血;丹参、酸枣仁、柏子仁、远志养心安神。

肝阴亏虚、肝经不和而见胁痛隐隐者,可仿一贯煎加枸杞子、川栋子养肝疏肝。虚风内动,手指及舌体颤动者,加钩藤、白蒺藜、白芍药乎肝熄风。脾胃运化失调致大便稀溏,便次增加者,加白术、苡仁、淮山药、麦芽健运脾胃。肾阴亏虚而见耳鸣、腰酸膝软者,酌加龟板、桑寄生、牛膝、菟丝子滋补肾阴。病久正气伤耗、精血不足而见消瘦乏力,妇女月经少或经闭,男子阳痿者,可酌加黄芪、山茱萸、熟地、枸杞子、制首乌等补益正气、滋养精血。

瘿病的治疗一般均以理气化痰、活血软坚、消瘿散结为主。但对于火旺及阴虚表现明显的瘿病,则应重在滋阴降火,此时若用消瘿散结的药物,一般多选用黄药子。黄药子有小毒,久服对肝脏不利,因本病治疗时间往往较长,在需要较长时间服用时,黄药子的剂量以不超过12g为宜,以免造成对肝脏的损害。

【转归预后】

瘿病的各种证候之间有一定的关系。痰结血瘀常为气郁痰阻的进一步发展,肝火旺盛及心肝阴虚分别概括瘿病中火旺及阴虚的两种证候,但因火旺及阴虚二者在病理上常相互影响,临床症状上常相兼出现。

瘿病的预后大多较好。瘿肿小、质软、治疗及时者,多可治愈。但瘿肿较大者,不容易完全消散。若肿块坚硬、移动性差而增长又迅速者,则预后严重。肝火旺盛及心肝阴虚的轻、中症患者,疗效较好;重症患者则阴虚火旺的各种症状常随病程的延长而加重和增多,在出现烦躁不安、高热、脉疾等症状时,为病情危重的表现。

【预防与调摄】

保持精神愉快·,防止情志内伤,以及针对·水土因素,注意饮食调摄,是预防瘿病的两个重要方面。在容易发生瘿病的地区,可经常食用海带,及采用碘化食盐(食盐中加入万分之一的碘化钠或碘化钾)预防。

【结语】

综上所述,瘿病以颈前出现肿块为基本临床特征。主要由情志内伤、饮食及水土失宜而引起,但与体质有密切关系()气滞痰凝蕴结颈前是瘿病的基本病理,久则血行瘀滞,脉络瘀阻。部分病例痰气郁结化火,而出现肝火旺盛及心肝阴虚等阴虚火旺的病理变化。治疗瘿病的主要治则有理气化痰、活血软坚、滋阴降火,应针对不同的证候而选用适当的方药。防止情志内伤及注意饮食调摄是预防瘿病的两个重要方面。

【文献摘要】

《诸病源候论·瘿候》:“瘿者,由忧恚气结所生,亦曰饮沙水,沙随气人于脉,搏颈下而成之。初作与樱核相似,而当颈下也,皮宽不急,垂捶捶然是也。恚气结成瘿者,但垂核捶捶无脉也。饮沙水成瘿者,有核痛痛无根,浮动在皮中。”“养生方云:诸山水黑土中出泉流者,不可久居,常食令人作瘿病,动气增患。”

《外台秘要·瘿病方》:“小品瘿病者始作与樱核相似,其瘿病喜当颈下,当中央不偏两旁也。”。

《证治准绳·疡医·瘿瘤》:“藻药散,治气瘿。海藻一两,黄药子二两”,“黄药酒,治忽生瘿疾及一二年者”。

《寿世保元·瘿瘤》:“夫瘿瘤者,多因气血所伤,而作斯疾也。大抵人之气血,循环无滞,瘿瘤之患,如调摄失宜,血凝结皮肉之中,忽然肿起,状如梅子,久则滋长。瘿有五种:曰石、肉、筋、血、气也。”.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中医五绝网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yodicraft.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