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古籍文献 >> 中医古籍 >> 景岳全书 >> 正文

景岳全書-卷之十五性集雜證謨

www.yodicraft.com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3-19 11:06:11

寒熱
經義
陰陽應象大論曰: 積陽為天, 積陰為地。 陰靜陽躁, 陽生陰長, 陽殺陰藏。 陽化氣, 陰成形。 寒極生熱, 熱極生寒。 寒氣生濁, 熱氣生清。 清氣在下, 則生飧泄; 濁氣在上, 則生?脹。 此陰陽反作, 病之逆從也。 陽勝則熱, 陰勝則寒。 重寒則熱, 重熱則寒。 寒傷形, 熱傷氣。 風勝則動, 熱勝則腫, 燥勝則乾, 寒勝則浮, 濕勝則濡泄。 喜怒傷氣, 寒暑傷形。 冬傷於寒, 春必病溫; 春傷於風, 夏生飧泄; 夏傷於暑, 秋必痎瘧; 秋傷於濕, 冬生欬嗽。 陽勝則身熱, 腠理閉, 喘麤為之俛俯, 汗不出而熱, 齒乾以煩冤, 腹滿, 死, 能冬不能夏。 陰勝則身寒, 汗出, 身常清, 數慄而寒, 寒則厥, 厥則腹滿, 死, 能夏不能冬。 天之邪氣, 感則害人五臟; 水穀之寒熱, 感則害於六腑; 地之濕氣, 感則害皮肉筋脈。

天元紀大論曰: 神在天為風, 在地為木。 在天為熱, 在地為火。 在天為濕, 在地為土。 在天為燥, 在地為金。 在天為寒, 在地為水。 故在天為氣, 在地成形, 形氣相感, 而化生萬物矣。

五運行大論曰: 上下相遘, 寒暑相臨, 氣相得則和, 不相得則病。 百病始生篇曰: 風雨寒熱, 不得虛, 邪不能獨傷人。

四氣調神論曰: 春氣之應, 養生之道也。 逆之則傷肝, 夏為寒變, 奉長者少。 夏氣之應, 養長之道也。 逆之則傷心, 秋為痎瘧, 奉收者少。 秋氣之應, 養收之道也。 逆之則傷肺, 冬為飧泄, 奉藏者少。 冬氣之應, 養藏之道也。 逆之則傷腎, 春為痿厥, 奉生者少。

金匱真言論曰: 長夏善病洞泄寒中。

氣交變大論曰: 歲木太過, 風氣流行, 脾土受邪。 歲火太過, 炎暑流行, 肺金受邪。 歲土太過, 雨濕流行, 腎水受邪。 歲金太過, 燥氣流行, 肝木受邪。 歲水太過, 寒氣流行, 邪害心火。 歲木不及, 燥迺大行, 生氣失應, 歲火不及, 寒迺大行, 長政不用。 歲土不及, 風迺大行, 化氣不令。 歲金不及, 炎火迺行, 生氣迺用。 歲水不及, 濕迺大行, 長氣反用。

宣明五氣篇曰: 心惡熱, 肺惡寒, 肝惡風, 脾惡濕, 腎惡燥, 是謂五惡。

經脈篇曰: 肺所生病者, 欬, 上氣喘渴, 煩心胸滿, 臑臂內前廉痛厥, 掌中熱。 氣盛有餘, 則肩背痛, 風寒汗出中風, 小便數而欠。 氣虛則肩背痛寒, 少氣不足以息, 溺色變。 大腸所生病者, 氣有餘則當脈所過者熱腫, 虛則寒慄不復。 胃所生病者, 氣盛則身以前皆熱, 其有餘於胃, 則消穀善飢, 溺色黃, 氣不足則身以前皆寒慄, 胃中寒則脹滿。 心所生病者, 目黃, ?痛, 臑臂內後廉痛厥, 掌中熱痛。 腎所生病者, 口熱舌乾, 咽腫上氣, 嗌乾及痛, 煩心心痛, 黃疸, 腸澼, 脊股內後廉痛, 痿厥嗜臥, 足下熱而痛。 心主所生病者, 面赤目黃, 喜笑不休, 煩心心痛, 掌中熱。 膽所生病者, 足外反熱, 頭痛頷痛, 目銳眥痛, 缺盆腋下腫痛, 馬刀俠癭, 汗出振寒, 瘧。

氣厥論曰: 腎移寒於脾, 癰腫少氣。 脾移寒於肝, 癰腫筋攣。 肝移寒於心, 狂, 隔中。 心移寒於肺, 肺消。 肺消者, 飲一溲二, 死不治。 肺移寒於腎, 為涌水。 涌水者, 按腹不堅, 水氣客於大腸, 疾行則鳴濯濯, 如囊裹漿, 水之病也。 脾移熱於肝, 則為驚。 肝移熱於心, 則死。 心移熱於肺, 傳為鬲消。 肺移熱於腎, 傳為柔?。 腎移熱於脾, 傳為虛, 腸澼, 死不可治。 胞移熱於膀胱, 則癃, 溺血。 膀胱移熱於小腸, 膈腸不便, 上為口糜。 小腸移熱於大腸, 為虙瘕, 為沈。 大腸移熱於胃, 善食而瘦, 又謂之食 。 胃移熱於膽, 亦曰食?。 膽移熱於腦, 則辛頞鼻淵。 鼻淵者, 濁涕下不止也。 傳為?衊瞑目。 故得之氣厥也。

壽夭剛柔篇曰: 風寒傷形, 憂恐忿怒傷氣, 氣傷臟, 乃病臟, 寒傷形, 乃應形, 風傷筋脈, 筋脈乃應。

欬論曰: 皮毛者, 肺之合也。 皮毛先受邪氣, 邪氣以從其合也。 其寒飲入胃, 從肺脈上至於肺, 則肺寒, 肺寒則外內合邪, 因而客之, 則為肺欬。

刺志論曰: 氣虛身熱, 此謂反也。 氣盛身寒, 得之傷寒。 氣虛身熱, 得之傷暑。 氣實者, 熱也。 氣虛者, 寒也。

調經論曰: 血氣者, 喜溫而惡寒, 寒則泣不能流, 溫則消而去之。 帝曰: 寒濕之傷人奈何? 岐伯曰: 寒濕之中人也, 皮膚不收, 肌肉堅緊, 營血泣, 衛氣去, 故曰虛。 虛者聶辟氣不足, 按之則氣足以溫之, 故快然而不痛。 帝曰: 陰之生虛奈何? 曰: 喜則氣下, 悲則氣消, 消則脈空虛, 因寒飲食, 寒氣熏滿, 則血泣氣去, 故曰虛矣。 帝曰: 陽虛則外寒奈何? 曰: 陽受氣於上焦, 以溫皮膚分肉之間, 今寒氣在外, 則上焦不通, 上焦不通, 則寒氣獨留於外, 故寒慄。 帝曰: 陰虛生內熱奈何? 曰: 有所勞倦, 形氣衰少, 穀氣不盛, 上焦不行, 下脘不通, 胃氣熱, 熱氣熏胸中, 故內熱。 帝曰: 陽盛生外熱奈何? 曰: 上焦不通利, 則皮膚緻密, 腠理閉塞, 玄府不通, 衛氣不得泄越, 故外熱。 帝曰: 陰盛生內寒奈何? 曰: 厥氣上逆, 寒氣積於胸中而不瀉, 不瀉則溫氣去, 寒獨留則血凝泣, 凝則脈不通, 其脈盛大以泣, 故中寒。

刺節真邪論曰: 陽勝者則為熱, 陰勝者則為寒, 寒則真氣去, 去則虛, 虛則寒搏於皮膚之間。 虛邪之入於身也深, 寒與熱相搏, 久留而內著, 寒勝其熱, 則骨疼肉枯; 熱勝其寒, 則爛肉腐肌為膿, 內傷骨, 內傷骨為骨蝕。 有所結, 中於肉, 宗氣歸之, 邪留而不去, 有熱則化而為膿, 無熱則為骨疽。

陰陽別論曰: 三陽為病, 發寒熱。

脈要精微論曰: 風成為寒熱。

太陰陽明論曰: 故犯賊風虛邪者, 陽受之。 陽受之則入六腑, 入六腑, 則身熱不時臥, 上為喘呼。

風論曰: 風之傷人也, 或為寒熱, 或為熱中, 或為寒中, 或為癘風, 或為偏枯, 或為風也。 其寒也則衰飲食, 其熱也則消肌肉, 故使人怢慄而不能食, 名曰寒熱。 風氣與陽明入胃, 循脈而上至目內眥, 其人肥, 則風氣不得外泄, 則為熱中而目黃。 人瘦則外泄而寒, 則為寒中而泣出。

舉痛論曰: 寒則腠理閉, 氣不行, 故氣收矣。 炅則腠理開, 營衛, 通汗大泄, 故氣泄矣。

氣穴論曰: 營衛稽留, 衛散營溢, 氣竭血著, 外為發熱, 內為少氣, 疾瀉無怠, 以通營衛, 見則瀉之, 無問所會。 邪溢氣壅, 脈熱肉敗, 營衛不行, 必將為膿, 內銷骨髓, 外破大膕, 留於節腠, 必將為敗。 積寒留舍, 營衛不居, 卷肉縮筋, 肋肘不得伸, 內為骨痺, 外為不仁, 命曰不足, 大寒留於谿谷也。

脈解篇曰: 陽明所謂洒洒振寒者, 陽明者午也, 五月盛陽之陰也, 陽盛而陰氣加之, 故洒洒振寒也。

經筋篇曰: 經筋之病, 寒則反折筋急, 熱則筋弛縱不收, 陰痿不用。 陽急則反折, 陰急則俛不伸。 焠刺者, 刺寒急也。 熱則筋縱不收, 無用燔鍼。

大惑論曰: 人之善饑而不嗜食者, 何氣使然? 岐伯曰: 精氣并於脾, 熱氣留於胃, 胃熱則消穀, 故善饑; 胃氣逆上則胃脘寒, 故不嗜食也。

逆調論帝曰: 人身非常溫也, 非常熱也, 為之熱而煩滿者何也? 岐伯曰: 陰氣少而陽氣勝, 故熱而煩滿也。 帝曰: 人身非衣寒也, 中非有寒氣也, 寒從中生者何? 曰: 是人多痺氣也, 陽氣少, 陰氣多, 故身寒如從水中出。 帝曰: 人有四肢熱, 逢風寒如炙如火者何也? 曰: 是人者, 陰氣虛, 陽氣盛, 四肢者, 陽也, 兩陽相得而陰氣虛少, 少水不能滅盛火, 而陽獨治。 獨治者, 不能生長也, 獨勝而止耳。 逢風而如炙如火者, 是人當肉爍也。 帝曰: 人有身寒, 湯火不能熱, 厚衣不能溫, 然不凍慄, 是為何病? 曰: 是人者, 素腎氣勝, 以水為事, 太陽氣衰, 腎脂枯不長, 一水不能勝兩火, 腎者水也, 而生於骨, 骨不生則髓不能滿, 故寒甚至骨也。 所以不能凍慄者, 肝一陽也, 心二陽也, 腎孤臟也, 一水不能勝二火, 故不能凍慄, 病名曰骨痺, 是人當攣節也。

評熱病篇曰: 邪之所湊, 其氣必虛。 陰虛者, 陽必湊之, 故少氣時熱而汗出也。 小便黃者, 少腹中有熱也。

奇病論曰: 肥者令人內熱, 甘者令人中滿, 故其氣上溢, 轉為消渴, 治之以蘭, 除陳氣也。

論痛篇帝曰: 人之病, 或同時而傷, 或易已, 或難已, 其故何如? 少俞曰: 同時而傷, 其身多熱者易已, 多寒者難已。

五邪篇曰: 邪在肺, 則病皮膚痛, 寒熱, 上氣喘, 汗出, 欬動肩背, 取之膺中外腧, 背三節五節之傍, 以手疾按之, 快然, 乃刺之, 取之缺盆中以越之。 邪在肝, 則兩?中痛, 寒中, 惡血在內, 行善掣節, 時腳腫, 取之行間以引?下, 補三里以溫胃中, 取血脈以散惡血, 取耳間青脈以去其掣。 邪在脾胃, 則病肌肉痛。 陽氣有餘, 陰氣不足, 則熱中善飢; 陽氣不足, 陰氣有餘, 則寒中腸鳴腹痛。 陰陽俱有餘, 若俱不足, 則有寒有熱, 皆調於三里。

五癃津液別篇曰: 天暑衣厚則腠理開, 故汗出。 寒留於分肉之間, 聚沫則為痛。 天寒則腠理閉, 氣濕不行, 水下留於膀胱, 則為溺與氣。

通評虛實論帝曰: 乳子而病熱, 脈懸小者何如? 岐伯曰: 手足溫則生, 寒則死。 帝曰: 乳子中風熱, 喘鳴肩息者, 脈何如? 曰: 喘鳴肩息者, 脈實大也, 緩則生, 急則死。

脈要精微論曰: 麤大者, 陰不足, 陽有餘, 為熱中也。 沉細數散者, 寒熱也。 諸浮不躁者, 皆在陽, 則為熱。 其有躁者, 在手。 諸細而沉者, 皆在陰, 則為骨痛。 其有靜者, 在足。 陽氣有餘, 為身熱無汗。 陰氣有餘, 為多汗身寒。 陰陽有餘, 則無汗而寒。 推而外之, 內而不外, 有心腹積也。 推而內之, 外而不內, 身有熱也。

論疾診尺篇曰: 尺膚熱甚, 脈盛躁者, 病溫也。 其脈盛而滑者, 病且出也。 尺膚寒, 其脈小者, 泄, 少氣。 尺膚炬然, 先熱後寒者, 寒熱也。 尺膚先寒, 久大之而熱者, 亦寒熱也。 肘所獨熱者, 腰以上熱。 手所獨熱者, 腰以下熱。 肘前獨熱者, 膺前熱, 肘後獨熱者, 肩背熱。 臂中獨熱者, 腰腹熱。 肘後麤以下三四寸熱者, 腸中有蟲。 掌中熱者, 腹中熱。 掌中寒者, 腹中寒。 魚上白肉有青血脈者, 胃中有寒。 尺炬然熱, 人迎大者, 當奪血。 尺堅大, 脈小甚, 少氣, 悗有加, 立死。 診寒熱, 赤脈上下至瞳子, 見一脈一歲死, 見一脈半一歲半死, 見二脈二歲死, 見二脈半二歲半死, 見三脈三歲死。

邪氣藏腑病形篇曰: 憂愁恐懼則傷心。 形寒寒飲則傷肺, 以其兩寒相感, 中外皆傷, 故氣逆而上行, 帝曰: 病之六變奈何? 岐伯曰: 諸急者多寒, 緩者多熱, 大者多氣少血, 小者血氣皆少, 滑者陽氣盛, 微有熱, 澀者多血少氣, 微有寒。

平人氣象論曰: 寸口脈沉而弱, 沉而喘, 曰寒熱。 緩而滑曰熱中。 尺寒脈細, 謂之後泄。 尺麤常熱者, 謂之熱中。

經絡論曰: 寒多則凝泣, 凝泣則青黑。 熱多則淖澤, 淖澤則黃赤。

皮部論曰: 其色多青則痛, 多黑則痺, 黃赤則熱多, 白則寒, 五色皆見, 則寒熱也。 邪留于筋骨之間, 寒多則筋攣骨痛, 熱多則筋弛骨消, 肉爍?破, 毛直而敗。

五色篇曰: 五色奈何? 曰: 青黑為痛, 黃赤為熱, 白為寒, 是為五官。 人迎盛堅者, 傷於寒。 氣口盛堅者, 傷於食。

經脈篇曰: 凡診絡脈, 脈色青則寒且痛, 赤則有熱。 胃中寒, 手魚之絡多青矣。 胃中有熱, 魚際絡赤。 其暴黑者, 留久痺也。 其有赤有黑有青者, 寒熱氣也。 其青短者, 少氣也。

六元正紀大論帝曰: 夫子言用寒遠寒, 用熱遠熱, 願聞何謂遠? 岐伯曰: 熱無犯熱, 寒無犯寒, 從者和, 逆者病, 不可不敬畏而遠之, 所謂時興六位也。 帝曰: 余欲不遠寒, 不遠熱, 奈何? 曰: 發表不遠熱, 攻裏不遠寒。 帝曰: 不發不攻而犯寒犯熱何如? 曰: 寒熱內賊, 其病益甚。 帝曰: 願聞無病者何如? 曰: 無者生之, 有者甚之。 帝曰: 生者何如? 曰: 不遠熱則熱至, 不遠寒則寒至, 寒至則堅否腹滿, 痛急下利之病生矣。 熱至則身熱, 吐下霍亂, 癰疽瘡瘍, 瞀鬱, 注下, ?瘈, 腫脹, 嘔, 鼽?, 頭痛, 骨節變, 肉痛, 血溢, 血泄, 淋閟之病生矣。 帝曰: 治之奈何? 曰: 時必順之, 犯者治以勝也。

師傳篇岐伯曰: 夫治民與自治, 未有逆而能治之者也, 夫惟順而已矣。 百姓人民皆欲順其志也。 帝曰: 順之奈何? 曰: 入國問俗, 入家問諱, 上堂問禮, 臨病人問所便。 帝曰: 便病人奈何? 曰: 中熱消癉則便寒, 寒中之屬則便熱。 胃中熱則消穀, 令人懸心善飢。 臍以上皮熱, 腸中熱, 則出黃如糜。 臍以下皮寒, 胃中寒, 則腹脹, 腸中寒, 則腸鳴飧泄。 胃中寒, 腸中熱, 則脹而且泄。 胃中熱, 腸中寒, 則疾饑, 小腹痛脹。

至真要大論曰: 寒者熱之, 熱者寒之, 微者逆之, 甚者從之。 帝曰: 何謂逆從? 岐伯曰: 逆者正治, 從者反治, 從少從多, 觀其事也。 帝曰: 有病熱者, 寒之而熱, 有病寒者, 熱之而寒, 二者皆在, 新病復起, 奈何治? 曰: 諸寒之而熱者取之陰, 熱之而寒者取之陽, 所謂求其屬也。

八正神明論曰: 天溫日明, 則人血淖溢而衛氣浮, 故血易瀉, 氣易行。 天寒日陰, 則人血凝泣而衛氣沉。 是以天寒無刺, 天溫無凝, 月生無瀉, 月滿無補, 月郭空無治, 是謂得時而調之。

骨空論曰: 灸寒熱之法, 先灸項大椎, 以年為壯數。 次灸撅骨, 以年為壯數。 視背俞陷者灸之。 舉臂肩上陷者灸之。 兩季?之間灸之。 外踝上絕骨之端灸之。 足小指次指間灸之。 ?下陷脈灸之。 外踝後灸之。 缺盆骨上切之堅痛如筋者灸之。 膺中陷骨間灸之。 掌束骨下灸之。 臍下關元三寸灸之。 毛際動脈灸之。 膝下三寸分間灸之。 足陽明跗上動脈灸之。 顛上一灸之。 犬所嚙之處灸之三壯。 凡當灸二十九處。 傷食灸之。 不已者, 必視其經之過於陽者, 數刺其俞而藥之。

論證
病有寒熱者, 由陰陽之有偏勝也。 凡陽勝則熱, 以陰之衰也; 陰勝則寒, 以陽之衰也。 故曰: 發熱惡寒者, 發于陽也, 無熱惡寒者, 發于陰也。 此寒熱之病有不同, 而陰陽之不可不察也。 又若外來之寒熱, 由風寒之外感; 內生之寒熱, 由臟氣之內傷。 此寒熱之因有不同, 而表裏之不可不察也。 雖曰陽證多熱, 陰證多寒, 然極熱者反有寒證, 極寒者亦有熱證。 此又真假之不可不察也。 雖曰外入之邪多有餘, 內出之邪多不足, 然陽盛生外熱, 陽虛生外寒; 陰盛生內寒, 陰虛生內熱。 此又虛實之不可不察也。 諸如此者, 有證可據, 有脈可診, 有因可問, 且經文盡發其深秘, 已列前條, 余有寒熱篇, 亦悉其証候, 具在首卷及傷寒, 亦有寒熱辨。 但因此以詳求其理, 則可盡悉其要, 而辨治自無難也。

*寒熱真假篇, 義詳一卷及火證門論虛火條中。
*治法有逆從論, 在一卷論治篇中。
論諸寒證治共五條
1.凡寒病之由于外者, 或由風寒以傷形, 或由生冷以傷臟。 其由于內者, 或由勞欲以敗陽, 或由稟賦之氣弱。 若寒自外入者, 必由淺及深, 多致嘔惡脹滿, 或為疼痛泄瀉; 寒由內生者, 必由臟及表, 所以戰慄憎寒, 或為厥逆拘攣。 總之熱者多實, 寒者多虛。 故凡治寒證者, 當兼察其虛, 而仍察其臟, 此不易之法也。
2.凡陰毒寒邪直中三陰者, 此即傷寒類所謂直中陰經之陰證也。 其于倉卒受寒, 以致身冷戰慄, 或四體拘攣, 或心腸疼痛, 或口噤失音, 昏迷厥逆, 或吐瀉踡臥, 脈來微細, 或沉緊無神者, 皆其證也。 切不可妄用風藥, 再散其氣。 但速宜溫中, 則寒邪自散。 輕則理中湯, 溫胃飲, 甚則四逆湯, 大溫中飲, 或附子理陰煎之類主之。 其有勢在危急, 唇青囊縮無脈者, 宜用華佗救陽脫方急治之; 或仍灸氣海, 關元二, 三十壯, 但得手足漸溫, 脈微出者, 乃可生也。 一方: 以胡椒研碎, 用滾酒泡服, 外用?鹽熨法。 一方: 用黑豆二合炒熟, 以酒烹入滾數沸, 去豆, 取酒服二碗即愈。
3.寒中太陰, 則中腕疼痛, 宜理中湯, 溫胃飲。 寒中少陰, 則臍腹疼痛, 宜歸氣飲, 或五積散加吳茱萸。 寒中厥陰, 則少腹疼痛, 宜四逆湯, 歸氣飲, 暖肝煎。 其有寒中三陰而寒滯不散, 因致脹滿痛甚者, 宜暫用排氣飲, 或韓氏溫中湯, 先散其滯, 然後調補之, 或用五味沉附湯, 或暖肝煎。 俱可擇用。
4.生冷內傷, 以致臟腑多寒, 或為疼痛, 或為嘔吐, 或為泄瀉等證, 治法隨見各門。 又或素稟陽臟, 每多恃強, 好食生冷茶水, 而變陽為陰者, 治亦同前。
5.稟賦素弱, 多有陽衰陰勝者, 此失天之陽氣不足也。 或斲喪太過, 以致命門火衰者, 此後天之陽氣失守也。 其證則未冷先寒, 或手足清厥, 或身為寒慄, 或脾胃不健, 或肚腹不實, 或小水頻數, 或陽道不壯, 或每多恐畏, 或眼耳少神, 是皆陽虛生寒也, 治宜溫補元氣。 其微者, 宜五君子煎, 理陰煎, 六氣煎, 溫胃飲, 壽脾煎之類, 擇而用之; 其甚者, 宜大補元煎, 右歸飲, 右歸丸, 四味回陽飲, 六味回陽飲, 海藏八味地黃丸之類主之。 其有脾腎虛寒, 每多腹痛, 飧泄, 腎泄者, 宜九?丹, 一?丹, 并于泄瀉門求法治之。
論諸熱證治共四條
*凡熱病之作, 亦自有內外之辨。 如感風寒而傳化為熱, 或因時氣而火盛為熱, 此皆外來之熱, 即傷寒, 瘟疫, 時毒, 痎瘧之屬也。 至若內生之熱, 則有因飲食而致者, 有因勞倦而致者, 有因酒色而致者, 有因七情而致者, 有因藥餌而致者, 有因過暖而致者, 有因陰虛而致者, 有偶感而致者, 有積累而致者。 雖其所因不同, 而病候無過表裏。 故在外者, 但當察經絡之深淺, 在內者, 但當察臟腑之陰陽。 凡此諸證, 在各門具有方論者, 茲不再贅。 且熱即火也, 故治熱之法, 即當于火證門通融用之。 其有未盡之義, 仍列于後。
*治熱之法, 凡微熱之氣, 宜涼以和之; 大熱之氣, 宜寒以制之; 鬱熱在經絡者, 宜疏之發之; 結熱在臟腑者, 宜通之利之; 陰虛之熱者, 宜壯水以平之; 無根之熱者, 宜益火以培之。 此其中有宜降者, 所謂高者抑之也。 也宜散者, 所謂下者舉之也。 有相類者, 所謂逆者正治也。 有相反者, 所謂從者反治也。 治熱之法, 不過如此, 而鮮有得其善者, 豈亦由學力之未至乎。
*五臟之熱證有可據者, 如肺氣上通于鼻而下主于皮毛, 心氣上通于和而下主于血脈, 脾氣上通于口而下主于四肢, 胃氣上通于頭面牙齦而下主于肌肉, 肝氣上通于目而下主于筋節, 腎氣上通于喉耳而下主于二陰。 而六腑之氣, 亦可因表裏以察之。 此皆病在形體也。 凡有諸中者必形諸外, 故必有熱證可據, 方可以熱論治, 醫中關係, 惟此為最。
*治五臟之熱, 當察微甚。 如心經之微熱者, 宜二陰煎, 安神丸, 天王補心丹, 導赤散之類, 皆可隨證酌用; 其熱甚者, 如瀉心湯, 黃連解毒湯, 八正散, 直指黃芩湯, 及犀角地黃湯三方皆其類也。 肺經微熱者, 宜加減一陰煎, [正傳]麥門冬湯, 瀉白散之類主之; 其熱甚者, 宜黃芩清肺飲, 黃芩知母湯之類主之。 肝經微熱者, 宜化肝煎, 保陰煎; 熱甚者, 宜加味龍膽瀉肝湯, 芍藥清肝散, 七正散。 脾胃微熱者, 清化飲, 黃芩芍藥湯; 陰陽熱甚者, 白虎湯, 太清飲, 瀉黃散, 玉泉散。 腎經微熱者, 一陰煎, 滋陰八味丸; 熱甚者, 正氣湯, 丹溪大補陰丸; 腎虛兼胃水者, 玉女煎。 膀胱微熱者, 五淋散; 熱甚者, 大分清飲, 化陰煎。 三焦微熱者, 徙薪飲; 熱甚者, 抽薪飲, 大連翹飲, 涼膈散, 三補丸, 大金花丸之類, 擇宜用之。 凡清火退熱, 方論甚多, 此亦言其約耳。 欲盡其義, 當詳考寒陣二類。
論寒熱往來證治共三條
*凡寒熱往來之病, 其證有二: 蓋一以外邪不解而然; 一以陽盛陰虛而然。 此其一為表證, 一為裏證, 所當辨治, 不可紊也。
*寒邪鬱伏經絡而為寒為熱, 此似瘧非瘧之類也。 治法雖宜表散, 然邪氣得以久留者, 必其元氣之虛而正不勝邪也。 故凡治此者, 皆當以兼補血氣為主。 若血分微虛, 形氣本不甚弱, 而邪有不解者, 三柴胡飲。 若火盛血燥而寒熱不已者, 一柴胡飲。 若因勞倦, 或氣體本弱, 或肝脾不足而邪有不淨者, 四柴胡飲, 或五柴胡飲, 或補中益氣湯。 若陽邪陷入陰分, 微兼內熱而邪有不解者, 補陰益氣煎。 若脾胃陽氣不候, 中氣不暖而邪有不解者, 溫胃飲。 若病久元氣大虛而寒熱不退者, 但當單培元氣, 不必兼散, 宜五福飲, 歸脾湯, 或大補元煎, 理陰煎之類, 察其陰陽, 擇而用之。 若果陽虛, 非用溫補不可。 陰虛陽勝, 或陰陽俱虛而為寒熱往來者, 此以真陰不足, 總屬虛損之病也。 然其陰陽微甚, 亦所當辨。 如晝則熱而夜則靜者, 此陽邪王于陽分, 陽有餘也。 晝則靜而夜則熱者, 此陽邪陷入陰中, 陰不足也。 其有晝夜俱熱, 或兼煩燥多汗, 而本非外感者, 此證雖曰重陽, 而實則陰虛之極也。 又有下見溏泄, 或上見嘔惡, 而潮熱夜熱者, 此元氣無根, 陽虛之病也。 大都陽實者, 宜瀉其陽, 瀉陽者, 宜用苦寒; 陰虛者, 宜補其陰, 補陰者, 宜用甘涼。 惟陽虛一證則身雖有熱, 大忌寒涼。 此則人多不識也。 然陰虛則病熱, 而陰氣未竭者, 治之猶易; 陽虛則病寒, 而陽未竭者, 治之亦易。 若孤陽無陰而寒之不可, 孤陰無陽而熱之又不可, 斯所謂兩死之證也, 無能為力矣。 若陰虛陽盛而寒熱往來, 或夜熱不止者, 加減一陰煎。 若心經蘊熱, 火在陽分而煩熱往來者, 二陰煎。 若盜汗不止而夜熱者, 當歸六黃湯。 若陰虛血熱, 崩淋不止者, 加味逍遙散。 若三陰虧損, 血虛火盛而煩熱不止者, 地黃膏, 三才封髓丹。 若男婦小兒, 凡脾胃受傷, 陽虛火浮而為潮熱, 夜熱者, 必用理陰煎, 或溫腎飲, 或大補元煎之類, 方可保全。 此證最多, 此治最妙, 勿以此為奇談也。
述古
華元化曰: 人之寒熱往來者, 其病何也? 此乃陰陽相勝也。 陽不足則先寒後熱, 陰不足則先熱後寒。 又上盛則發熱, 下盛則發寒。 皮寒而躁者陽不足, 皮熱而躁者陰不足, 皮寒而寒者陰盛也, 皮熱而熱者陽盛也。 熱發於下, 則陰中之陽邪也, 熱發於上, 則陽中之陽邪也。 寒起於上, 則陽中之陰邪也, 寒起於下, 則陰中之陰邪也。 頰赤多言而寒者, 陽中之陰邪也; 面青多言而熱者, 陰中之陽邪也; 面青多言而寒者, 陰中之陰邪也。 若不言者, 不可治也。 陰中之陰中者, 一生九死; 陽中之陽中者, 九生一死。 陰病難治, 陽病易醫。 診其脈候, 滑實在上, 則陽中之陽也; 滑實在下, 則陰中之陽也。 微弱在上, 則陽中之陰也; 微弱在下, 則陰中之陰也。 滑實在中則中熱, 微弱在中則中寒。 寒用熱取, 熱以寒攻, 逆順之法, 從乎天地, 本乎陰陽也。 從之者生, 逆之者死。 [金匱大要論]曰: 夜發寒者從, 夜發熱者逆, 晝發熱者從, 晝發寒者逆。 逆從之道, 亦在乎審明。

寒熱論列方
四逆湯熱十四。 四味回陽飲新熱一。 煖肝煎新熱十五。 壽脾煎新熱十六。 理中湯熱一。 溫胃飲新熱五。 六味回陽飲新熱二。 化肝煎新寒十。 補中益氣湯補三十。 歸氣飲新熱十四。 理陰煎新熱三。 韓氏溫中湯熱八九。 五積散散三九。 右歸飲新補三。 海藏八味丸補一二一。 九?丹新熱二三。 一陰煎新補八。 加減一陰煎新補九。 化陰煎新寒七。 白虎湯寒二。 加味逍遙散補九三。 瀉黃散寒五七。 玉泉散新寒十五。 三才封髓丹寒一六六。 瀉心湯寒二七。 抽薪飲新寒三。 黃連解毒湯寒一。 八正散寒百十五。 六氣煎新因二一。 補陰益氣煎新補十六。 五福飲新補六。 歸脾湯補三二。 五味沉附湯熱百十六。 右歸丸新補五。 一?丹新熱二二。 滋陰八味丸新寒十七。 二陰煎新補十。 玉女煎新寒十二。 當歸六黃湯寒六五。 瀉白散寒四二。 清化飲新因十三。 天王補心丹補百八。 太清飲新寒十三。 保陰煎新寒一。 華陀陽脫方熱四六。 徙薪飲新寒四。 七正散寒百十六。 黃芩芍藥湯寒百九。 五淋散寒百十七。 芍藥清肝散寒六一。 涼膈散攻十九。 三補丸寒一六二。 黃芩清肺飲寒三八。 地黃膏寒九一。 大溫中飲新散八。 丹溪大補陰丸寒一五七。 大分清飲新寒五。 大連翹飲寒七八。 犀角地黃湯寒八十, 八一, 八二。 三柴胡飲新散三。 五柴胡飲新散五。 導赤散寒一二二。 正氣湯寒六六。 黃芩知母湯寒五一。 安神丸寒一四二。 排氣飲新和六。 [直指]黃芩湯寒百七。 大補元煎新補一。 五君子煎新熱六。 [正傳]麥門冬湯寒四四。 大金花丸攻五五。 一柴胡飲新散一。 四柴胡飲新散四。 加味龍膽瀉肝湯寒六四。

論外備用方
人參養營湯補二一。 調中益氣湯補三一虛邪。 參附湯補三七厥冷。 逍遙散補九二血虛發熱。 加味歸脾湯補三三。 朮附湯補四一中寒。 [金匱]大建中湯補二三中寒。 聖愈湯補九十虛熱。 八味大建中湯補二五陰寒。 益陰腎氣丸補一二五。 柴苓湯和一九二寒熱。 瀉龍腦雞蘇丸和三七二陰虛煩熱。 小柴胡湯散十九。 九味羌活湯散四四外邪寒熱。 秦艽扶羸湯寒九二虛勞。 地骨皮散寒七四熱渴。 十補丸熱一七三腎虛寒。 [元戎]大已寒丸熱一七一冷秘。 附子湯熱二二背惡寒。 溫胃湯熱十二溫中。 扶陽助胃湯熱百十五中寒。 人參固本丸補百六陰虛熱。 七味白朮散補五五虛熱渴。 藿香正氣散和二十風寒。 四逆散散二八熱厥。 加減小柴胡湯散二二寒熱腹痛。 退熱湯寒九三急勞大熱。 黃耆鱉甲煎寒九十虛勞。 [局方]大已寒丸熱百七十中寒。 已寒丸熱一七二阻陽於下。 四逆湯熱十四寒厥。 附子理中湯熱二寒厥。 三建湯熱四二陰寒厥逆。 [保命]柴胡四物湯補十二虛勞。


--------------------------------------------------------------------------------

暑證
經義
熱論曰: 凡病傷寒而成溫者, 先夏至日者為病溫, 後夏至日者為病暑。 暑當與汗皆出勿止。

生氣通天論曰: 因於暑, 汗, 煩則喘滿, 靜則多言, 體若燔炭, 汗出而散。

刺志論曰: 氣盛身寒, 得之傷寒。 氣虛身熱, 得之傷暑。

金匱真言論曰: 夏暑汗不出者, 秋成風瘧。

陰陽應象大論曰: 夏傷於暑, 秋必痎瘧。

論證共七條
1.暑本夏月之熱病, 然有中暑而病者, 有因暑而致病者, 此其病有不同, 而總由於暑。 故其為病, 則有陰陽二證: 曰陰暑, 曰陽暑, 治猶冰炭, 不可不辨也。 陰暑者, 因暑而受寒者也。 凡人之畏暑貪涼, 不避寒氣, 則或於深堂大廈, 或於風地樹陰, 或以乍熱乍寒之時, 不謹衣被, 以致寒邪襲於肌表, 而病為發熱頭痛, 無汗惡寒, 身形拘急, 肢體痠痛等證。 此以暑月受寒, 故名陰暑, 即傷寒也。 惟宜溫散為主, 當以傷寒法治之也。 又有不慎口腹, 過食生冷, 以致寒涼傷臟, 而為嘔吐, 瀉痢, 腹痛等證, 此亦因暑受寒, 但以寒邪在內, 治宜溫中為主, 是亦陰暑之屬也。 陽暑者, 乃因暑而受熱者也, 在仲景即謂之中暍。 凡以盛暑烈日之時, 或於長途, 或於田野, 不辭勞苦, 以致熱毒傷陰, 而病為頭痛煩躁, 肌體大熱, 大渴大汗, 脈浮氣喘, 或無氣以動等證。 此以暑月受熱, 故名陽暑。 治宜察氣之虛實, 火之微甚, 或補或清, 以固其氣。 此與陰暑之治, 大有不同, 若或因暑之名, 而不分表裏, 不察陰陽, 則誤人不淺矣。
2.陰暑證, 或在於表, 或在於裏, 惟富貴安逸之人多有之, 總由恣情任性, 不慎風寒所致也。 陽暑證, 惟辛苦勞役之人多有之, 由乎觸冒暑熱, 有勢所不容已也。 然暑熱逼人者, 畏而可避, 可避則犯之者少; 陰寒襲人者, 快而莫知, 莫知則犯之者多, 故凡有病暑者, 陽暑不多見, 而陰暑居其八九。 今之人治暑者, 但見發熱頭痛等證, 則必曰此中暑也, 而所用無非寒涼, 其不達也亦甚矣。
3.傷寒之病, 雖同為寒邪, 而名有不同也。 傷暑之名, 雖可同為暑邪, 而病有不同也。 傷寒之名有不同者, 在冬之寒, 即謂之正傷寒; 在春之溫, 即謂之溫病。 在夏之暑, 即謂之暑病。 是溫病, 暑病亦皆傷寒之別名耳。 經曰: 冬傷於寒, 春必病溫。 又曰: 凡病傷寒而成溫者, 先夏至日者為病溫, 後夏至日者為病暑, 即此謂也。 傷暑之病有不同者, 其因暑而感寒者, 寒則傷形, 即傷寒也; 因暑而受熱者, 熱則傷氣, 即傷暑也, 是內傷外感, 俱有暑病之不同耳。 經曰: 氣盛身寒, 得之傷寒; 氣虛身熱, 得之傷暑, 即此謂也。 蓋氣盛身寒者, 謂身受寒邪而氣無恙也, 故曰傷寒。 氣虛身熱者, 謂身冒暑熱, 而熱傷氣也, 故曰傷暑。 此義人多不解, 而謂傷寒者必身寒, 則於理不通, 而大昧經旨矣。
4.夏月盛暑之時, 必令身有微汗, 此養身之道, 最得時宜者也, 若必使快然無汗, 則未免陰勝於陽, 多致疾矣。 觀之經曰: 暑當與汗皆出勿止, 是言暑汗之勿宜止也。 又曰: 夏暑汗不出者, 秋成風瘧, 是言暑汗不出之為病也。 此夏月之汗宜否, 蓋可知矣。
5.夏月伏陰續論, 在前第二卷[傳忠錄]中。
6.暑有八證: 脈虛, 自汗, 身熱, 背寒, 面垢, 煩渴, 手足微冷, 體重是也。 凡治此者, 宜調理元氣為主, 清利次之。
7.中暑死者, 不可使得冷, 得冷便死, 只宜以溫煖之物, 護其臍中, 徐徐治之。
論治共五條
1.陰暑證, 凡暑月外感風寒, 以致陰邪抑遏陽氣, 而病為發熱頭痛, 肢體拘急痠疼, 無汗惡寒, 脈緊等證, 此即傷寒之屬, 治以解散為主, 宜正柴胡飲, 小柴胡湯, 或一, 二, 三, 四柴胡飲之類, 酌其寒熱虛實, 隨宜用之。 若脈見微細, 氣體虛弱, 不可發汗者, 但宜補中氣, 使元氣漸充, 則寒邪自散, 不必攻邪也, 或用補中益氣湯主之。 若邪感於外, 而火盛於內, 或陽明熱甚者, 宜柴胡白虎煎之類主之。 若寒邪在表未解, 而六脈微細, 背冷惡寒, 或嘔惡泄瀉, 內無熱證者, 此正伏陰在內, 而邪不易解, 雖在暑月, 亦速宜溫中, 如理陰煎, 理中湯, 大溫中飲, 麻桂飲之類, 皆宜速用, 不可疑也, 亦不可遲也。 若邪盛於外而中不甚虛者, 或以五積散。 以上諸證有不能盡者, 俱宜以傷寒門諸法, 察而治之。
2.陰暑證, 凡內傷生冷, 致損胃氣, 而病為腹痛, 泄瀉, 嘔吐者, 治宜以溫中散寒為主。 若初受寒邪, 停積未散, 而脾氣未虛者, 先宜以抑扶煎, 五德丸之類主之。 若胃氣微虛者, 宜佐關煎, 五德丸主之。 若胃氣再虛者, 宜溫胃飲, 理中湯主之。 若吐瀉已甚, 脾腎兼傷, 而痛連小腹二陰, 或成痢者, 宜胃關煎, 理陰煎, 或九?丹之類主之。 若表中寒邪, 內傷生冷, 表裏俱病者, 宜兼治之, 以和胃飲加柴胡, 或溫胃飲加柴胡, 或新方諸柴胡飲, 察虛實而用之。 古方用大順散為溫中之總治, 亦何足以盡之也。
3.陽暑以酷熱傷人, 本為熱證, 然陽中又有陰陽, 此不可不辨也。 凡暑熱中人者, 其氣必虛, 以火能剋金而熱傷氣也。 然熱者不可不清, 虛者不可不補, 但陽中之陽者宜兼乎清, 如身熱, 頭痛, 煩躁, 大渴, 大汗, 脈洪滑, 喜冷水, 大便乾結, 小水赤痛之類, 皆陽證也。 若氣不甚虛, 而但有火證者, 宜白虎湯, 或益元散主之。 或火盛之甚者, 惟玉泉散更妙。 若汗出脈虛浮, 煩渴有火而少氣者, 宜白虎加人參湯, 或仲景竹葉石膏湯, [宣明]桂苓甘露飲之類主之。 若眩暈少氣, 雖煩渴而火不甚者, 宜生脈散主之。 以上諸法, 用治陽中之陽, 皆古法之善者。 若雖壯熱口渴, 而脈虛無力, 或重按全無, 及神困氣促者, 此脾胃氣虛, 元陽不足, 假火之證, 若誤用白虎等劑, 其危立至。
4.凡中暑熱者, 人皆知為陽證, 而不知陽中有陰也。 蓋外中熱邪, 而內亦熱者, 此表裏俱熱, 方是陽證, 治宜清補如前。 若內本無熱, 而因熱傷氣, 但氣虛於中者, 便有伏陰之象, 故凡治暑熱之證, 最當辨其陰陽虛實。 若脈虛無力, 或為惡寒背寒, 或為嘔惡, 或為腹痛泄瀉, 或四肢鼻尖微冷, 或不喜涼茶冷水, 或息短氣促, 無力以動之類, 皆陽中之陰證也。 凡見此類, 但當專顧元氣, 惟宜獨參湯, 徐徐與之為最妙。 若兼微嘔惡寒者, 宜加煨薑與人參等分主之。 再其甚者, 則養中煎, 理中湯, 五君子煎, 或五福飲, 理陰煎之類, 皆當隨宜用之。 若虛寒之甚, 則舍時從證, 桂附皆所必用, 切不可因暑熱之名, 而執用寒涼解暑等劑再伐陽氣, 則變有不可測也。 若夏月於盛暑中, 過於勞倦, 因而中暑者, 其勞倦既已傷脾, 暑熱又以傷氣, 此本內傷大虛之候, 當專以調補為先, 然後察其有火無火, 或有邪無邪, 而兼治如前可也。
5.夏月因暑致病, 而醫有不知伏陰, 誤投寒劑, 以致吐瀉腹痛, 或外熱內寒, 煩躁多渴, 狀若傷寒, 但察其脈微神困, 便是陰盛格陽之證, 速宜溫藥以救其內。
6.夏月既傷暑熱, 復傷生冷, 外熱內寒者, 當專以內寒為主, 有滯者, 清其滯, 無滯者, 益其氣, 但溫中理脾, 脾氣既復, 而暑無不退也。
論香薷飲
香薷飲乃夏月通用之藥餌, 常見富貴之家多有備此, 令老少時常服之, 用以防暑, 而不知人之宜此者少, 不宜此者多也。 若誤用之, 必反致疾, 何也? 蓋香薷一物, 氣香竄而性沉寒。 惟其氣竄, 所以能通達上下, 而去菀蒸之濕熱。 惟其性寒, 所以能解渴除煩, 而清搏結之火邪。 然必果屬陽臟, 果有火邪, 果脾胃氣強, 肥甘過度, 而宜寒畏熱者, 乃足以當之, 且賴其清涼, 未必無益。 若氣本不充, 則服之最能損氣, 火本非實, 而服之乃以敗陽。 凡表稟陰柔, 及年質將半, 飲食不健, 軀體素弱之輩, 不知利害而效尤妄用者, 未有不反助伏陰, 損傷胃氣, 而致為吐瀉腹痛, 及陰寒危敗等證。 若加黃連, 其寒尤甚, 厚朴破氣, 均非所宜, 用者不可不審。

述古共六條
仲景曰: 其傷於四時之氣, 皆能為病。 冬時嚴寒, 中而即病者, 名曰傷寒。 不即病者, 寒毒藏於肌膚, 至春變為溫病, 至夏變為暑病。 暑病者, 熱極重於溫也。 是以辛苦之人, 春夏多溫熱病, 皆由冬時觸寒所致, 非時行之氣也。 凡時行者, 春時應煖而復大寒, 夏時應大熱而反大涼, 秋時應涼而反大熱, 冬時應寒而反大溫, 此非其時而有其氣, 是以一氣之中, 長幼之病多相似者, 此則時行之氣也。 曰: 太陽中熱者, 暍是也, 其人汗出惡寒, 身熱而渴, 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太陽中暍者, 身熱疼痛而脈微弱, 此亦夏月傷冷水, 水行皮中所致也, 一物瓜蒂湯吐之。 太陽中暍者, 發熱惡寒, 身重而疼痛, 其脈弦細芤遲, 小便已, 洒洒然毛聳, 手足逆冷, 小有勞, 身即熱, 口開, 前板齒燥, 若發汗則惡寒甚, 加溫鍼則發熱甚, 數下之則淋甚。

潔古曰: 靜而得之為中暑, 動而得之為中熱。 中暑者陰證, 中熱者陽證。

陳無擇曰: 暑熱喜歸心, 心中之, 使人噎悶, 昏不知人, 入肝則眩暈頑痺, 入脾則昏睡不覺, 入肺則喘滿痿躄, 入腎則消渴。 凡中暍死者, 治之切不可用冷, 惟宜溫養。 道途中無湯, 即以熱土熨臍中, 仍使更溺其土, 取以置於臍上, 概可見矣。 凡覺中暑, 急嚼生薑一大塊, 水送下; 如已迷悶, 嚼大蒜一大瓣, 水送下, 如不能嚼, 水研灌之, 立醒。

戴氏曰: 夏月卒倒, 不省人事, 名曰暑風。

王節齋曰: 治暑之法, 清心利小便最妙。 暑傷氣, 宜補真氣為要。 又有惡寒, 或四肢逆冷, 甚者迷悶不省, 而為霍亂吐利, 痰滯嘔逆, 腹痛瀉利, 此則非暑傷人, 乃因暑而自致之病也。 以其因暑而得, 故亦謂之暑病, 治法不同。 若吐瀉, 脈沉微甚者, 不可用涼藥, 可用附子大順散, 或附子理中湯加芍藥。 若夏月多食冷物, 及過飲茶水, 致傷脾胃, 則吐瀉霍亂。 故治暑藥多宜溫脾消食, 治濕利小便, 醫者要識此意。

薛立齋曰: 按東垣先生云: 暑熱之時, 無病之人, 或避暑熱, 納涼於深堂大廈得之者, 名曰中暑, 其病必頭痛惡寒, 身形拘急, 肢節疼痛, 煩熱無汗, 為房室陰寒之氣所遏, 使周身陽氣不得伸越, 以大順散熱藥主之。 若行人或農夫, 於日中勞役得之者, 名曰中熱, 其病必苦頭痛, 躁熱惡熱, 肌熱大渴, 汗泄懶動, 為天熱外傷肺氣, 以蒼朮白虎湯涼劑主之。 若人元氣不足, 用前藥不應, 宜補中益氣湯主之。 大抵夏月陽氣浮於外, 陰氣伏於內, 若人飲食勞倦, 內傷中氣, 或酷暑勞役, 外傷陽氣者多患之, 法當調補元氣為主, 而佐以解暑。 若中暑, 乃陰寒之證, 法當補陽氣為主, 少佐以解暑。 故先哲多用薑, 桂, 附子之類, 此推[內經]舍時從證之良法也。 今患暑證歿, 而手足指甲或肢體青黯, 此皆不究其因, 不溫補其內, 而泛用香薷飲之類所誤也。 又曰: 前證當分別中暑, 中暍, 脈虛, 脈沉, 無汗, 有汗, 發熱, 不熱, 作渴, 不渴, 或瀉, 不瀉, 飲寒, 飲熱, 辨其陰陽虛實, 不可泛投寒涼之劑。 蓋謂夏月伏陰在內, 古人用附子大順散之類, 溫補陽氣, 厥有旨哉。 何今人之老弱, 至夏月患食少體倦, 發熱作渴, 或吐瀉腹痛頭痛諸證, 反服香薷飲, 復傷元氣, 無不招引暑證, 以致不起。 至若清暑益氣湯內用澤瀉, 蒼朮, 黃柏之類, 必審其果有濕熱壅滯, 方可用之, 否則反致虧損其陰, 用當審察。

暑證論列方
理中湯熱一。 柴胡白虎煎新散十二。 玉泉散新寒十五。 養中煎新熱四。 四柴胡飲新散四。 佐關煎新熱十。 五德丸新熱十八。 五君子煎新熱六。 香薷飲和一六九。 生脈散補五六。 清暑益氣湯和一六八。 五福飲新補六。 蒼朮白虎湯寒二。 理陰煎新熱三。 益元散寒百十二。 竹葉石膏湯寒五。 溫胃飲新熱五。 胃關煎新熱九。 大溫中飲新散八。 九?丹新熱二三。 麻桂飲新散七。 補中益氣湯補三十。 小柴胡湯散十九。 白虎湯寒二。 正柴胡飲新散六。 和胃飲新和五。 一柴胡飲新散一。 抑扶煎新熱十一。 附子大順散熱七八。 三柴胡飲新散三。 [宣明]桂苓甘露飲寒八。 白虎加人參湯寒三。 二柴胡飲新散二。 五積散散三九。 一物瓜蒂湯攻百五。

論外備用方
五物香薷飲和百七十。 黃連香薷飲和一七二中熱。 四物地榆散寒九六昏迷。 十味香薷飲和一七一。 縮脾飲和一七三暑毒吐瀉。 子和桂苓甘露飲寒九虛熱渴。


--------------------------------------------------------------------------------

火證
經義
天元紀大論曰: 君火以明, 相火以位。 神在天為風, 在地為木, 在天為熱, 在地為火, 在天為濕, 在地為土, 在天為燥, 在地為金, 在天為寒, 在地為水, 故在天為氣, 在地為形, 形氣相感而化生萬物矣。 天地者, 萬物之上下也。 左右者, 陰陽之道路也。 水火者, 陰陽之徵兆也。 金木者, 生成之終始也。 寒暑燥濕風火, 天之陰陽也, 三陰三陽上奉之。 木火土金水火, 地之陰陽也, 生長化收藏下應之。

天以陽生陰長, 地以陽殺陰藏。 甲己之歲, 土運統之。 乙庚之歲, 金運統之。 丙辛之歲, 水運統之。 丁壬之歲, 木運統之。 戊癸之歲, 火運統之。 厥陰之上, 風氣主之。 少陰之上, 熱氣主之。 太陰之上, 濕氣主之。 少陽之上, 相火主之。 陽明之上, 燥氣主之。 太陽之上, 寒氣主之。 所謂本也, 是謂六元。

五運行大論曰: 燥勝則地乾, 暑勝則地熱, 風勝則地動, 濕勝則地泥, 寒勝則地裂, 火勝則地固矣。

六微旨大論曰: 顯明之右, 君火之位也; 君火之右, 退行一步, 相火治之; 復行一步, 土氣治之; 復行一步, 金氣治之; 復行一步, 水氣治之; 復行一步, 木氣治之; 復行一步, 君火治之。 相火之下, 水氣承之, 君火之下, 陰精承之。 君位臣則順, 臣位君則逆, 所謂二火也。

至真要大論曰: 少陰司天為熱化, 在泉為苦化, 不司氣化, 居氣為灼化。 少陽司天為火化, 在泉為苦化, 司氣為丹化, 間氣為明化。

藏氣法時論曰: 五行者, 金木水火土也, 更貴更賤, 以知死生, 以決成敗, 而定五臟之氣, 間甚之時, 死生之期也。

陰陽應象大論曰: 水為陰, 火為陽。 壯火之氣衰, 少火之氣壯。 壯火食氣, 氣食少火。 壯火散氣, 少火生氣。

逆調論曰: 一水不能勝二火, 故不能凍慄, 病名曰骨痺, 是人當攣節也。詳列寒熱門。

解精微論雷公請問: 哭泣之水所從生, 涕所從出也。 帝曰: 水之精為志, 火之精為神, 水火相感, 神志俱悲, 是以目之水生也。 帝曰: 厥則目無所見。 夫人厥則陽氣并於上, 陰氣并於下。 陽并於上, 則火獨光也; 陰并於下, 則足寒, 足寒則脹也。 夫一水不勝五火, 故目眥盲, 是以氣衝風, 泣下而不止。 夫風之中目也, 陽氣內守於精, 是火氣燔目, 故見風則泣下也。 有以比之,

夫火疾風生乃能雨, 此之類也。

示從容論曰: 二火不勝三水, 是以脈亂而無常也。

寶命全形論曰: 木得金而伐, 火得水而滅, 土得木而達, 金得火而缺, 水得土而絕, 萬物盡然, 不可勝竭。

至真要大論帝曰: 願聞病機何如? 岐伯曰: 諸風掉眩, 皆屬於肝。 諸寒收引, 皆屬於腎。 諸氣膹鬱, 皆屬於肺。 諸濕腫滿, 皆屬於脾。 諸熱瞀瘛, 皆屬於火。 諸痛癢瘡, 皆屬於心。 諸厥固泄, 皆屬於下。 諸痿喘嘔, 皆屬於上。 諸禁鼓慄, 如喪神守, 皆屬於火。 諸痙項強, 皆屬於濕。 諸逆衝上, 皆屬於火。 諸脹腹大, 皆屬於熱。 諸躁狂越, 皆屬於火。 諸暴強直, 皆屬於風。 諸病有聲, 鼓之如鼓, 皆屬於熱。 諸病胕腫, 疼酸驚駭, 皆屬於火。 諸轉反戾, 水液渾濁, 皆屬於熱。 諸病水液, 澄澈清冷, 皆屬於寒。 諸嘔吐酸, 暴注下迫, 皆屬於熱。 故大要曰: 謹守病機, 各司其屬, 有者求之, 無者求之, 盛者責之, 虛者責之, 盛者瀉之, 虛者補之, 必先五勝, 疏其血氣, 令其調達, 而致和平, 此之謂也。

論君火相火之病
經曰: 君火以明, 相火以位。 此就火德辨陰陽, 而悉其形氣之理也。 蓋火本陽也, 而陽之在上者, 為陽中之陽, 故曰君火; 陽之在下者, 為陰中之陽, 故曰相火。 此天地生成之道也。 其在于人, 則上為君火, 故主于心; 下為相火, 故出于腎。 主于心者, 為神明之主, 故曰君火以明; 出于腎者, 為發生之根, 故曰相火以位。 至其為病, 則以明者其化虛, 故君火之氣有晦有明; 以位者其化實, 故相火之病能焚能燎。 何也? 蓋化虛者, 無形者也, 故其或衰或王, 惟見于神明, 神惟貴足, 衰則可畏也; 化實者, 有形者也, 故其為熱為寒, 必著于血氣, 確有證據, 方可言火也, 此其一清一濁, 有當辨者如此。 然清濁雖二, 而氣稟則一。 故君火衰則相火亦敗, 此以無形者虧及有形者也; 相火熾則君火亦炎, 此以有形者病及無形者也。 夫生以神全, 病惟形見。 故火邪之為病, 必依于有位有形之相火。 所謂邪火者, 即所謂凡火也, 即所謂燎原之火也。

惟不得其正, 所以為病, 故別以邪火名之, 而實非可以君相并言也, 故在[內經]則又謂之畏火, 正以此火有形, 故可畏也。 夫病以有形之火, 須治以有形之物。 故形而火盛者, 可瀉以苦寒之物, 形而火衰者, 可助以甘溫之物。 此以形治形, 而治火之道止于是矣。 至若無形之火, 則生生息息, 窈窈冥冥, 為先天之化, 為後天之神, 為死生之母, 為玄牝之門, 又豈于形跡之間可能摹擬者哉? 故有形之火不可縱, 無形之火不可殘。 有能知火之邪正而握其盈虛伸縮之權者, 則神可全, 病可卻, 而生道在我矣。 即吾有形, 吾又何患?

論病機火證
觀[內經?至真要大論]所列病機, 凡言火者五, 言熱者四, 似皆謂之火也。 然諸病之見于諸篇者, 復有此言熱而彼言寒, 此言實而彼言虛者, 豈果本經之自為矛盾耶? 蓋諸篇所言, 在專悉病情, 故必詳必盡; 在本篇所言, 亦不過總言五運六氣之大約, 原非確指為實火實熱也。 故于篇末, 復以有無虛實四字總于後。 此軒歧之明見萬世, 正恐後人誤以火熱二字, 悉認為真, 因而曉示如此, 此其火有虛實, 熱有真假, 從可知矣。 余以劉河間[原病式]之謬, 故于[類經]惟引[經]釋[經], 不敢杜撰一言, 冀在解人之惑, 以救將來之誤耳。 前三卷中別有詳辨, 并[類經]詳注, 俱當互閱求正。

論虛火共三條
*凡虛火證, 即假熱證也, 余于首卷[寒熱真假篇], 已言之詳矣。 然猶有未盡者, 如虛火之病源有二, 虛火之外證有四。 何也? 蓋一曰陰虛者能發熱, 此以真陰虧損, 水不制火也; 二曰陽虛者亦能發熱, 此以元陽敗竭, 水不歸源也。 此病源之二也。 至若外證之四, 則一曰陽戴于上, 而見于頭面咽喉之間者, 此其上雖熱而下則寒, 所謂無根之火也; 二曰陽浮于外, 而發于皮膚肌肉之間者, 此其外雖熱而內則寒, 所謂格陽之火也; 三曰陽陷于下, 而見于便溺二陰之間者, 此其下雖熱而中則寒, 所謂失位之火也; 四曰陽亢乘陰, 而見于精血髓液之間者, 此其金水敗而鉛汞乾, 所謂陰虛之火也。 此外證之四也。 然證雖有四, 而本則惟二: 或在陰虛, 或在陽虛, 而盡之矣。 第陰虛之火惟一, 曰金水敗者是也; 陽虛之火有三, 曰上, 中, 下者是也。 凡治此者, 若以陰虛火盛, 則治當壯水, 壯水之法, 只宜甘涼, 不宜辛熱; 若以陽虛發熱, 則治宜益火, 益火之法, 只宜溫熱, 大忌清涼。 第溫熱之效速, 每于一, 二劑間便可奏功; 甘涼之力緩, 非多服不能見效也。 然清涼之藥, 終不宜多, 多則必損脾胃; 如不得已, 則易以甘平, 其庶幾耳; 倘甘平未效, 則惟有甘溫一法, 斯堪實濟, 尚可望其成功, 否則生氣之機, 終非清涼所能致也。 此義最微, 不可不察。
*氣本屬陽。 陽氣不足, 則寒從中生, 寒從中生, 則陽無所存而浮散于外, 是即虛火, 假熱之謂也。 而假寒之證, 其義亦然。 是以虛火實火, 亦總由中氣之有虛實耳。 凡氣實于內而為寒者, 有如嚴冬陽伏于下而陰凝于上, 故冰雪滿地而井泉溫暖也; 氣虛于內而為熱者, 有如盛夏, 陰盛於中而陽浮於外, 故炎夏逼人而淵源清冷也。 天地間, 理原如此, 故不可見熱即言熱, 見寒即云寒, 而務察其寒熱之本。
*火有虛實, 故熱有假真, 而察之之法, 總當以中氣為之主, 而外證無足憑也。 故凡假熱之證, 本中寒也; 假寒之證, 本內熱也。 中寒者, 原是陰證; 內熱者, 原是陽證。 第以惑者不明, 故妄以寒證為假熱, 熱證為假寒, 而不知內熱者當遠熱, 內寒者當遠寒。 內有可據, 本皆真病, 又何假之有?
論五志之火
經曰: 天有四時五行, 以生長收藏, 以生寒暑燥濕風; 人有五臟化五氣, 以生喜怒思憂恐。 是即所謂五志也。 此五志之化由乎五臟, 而五臟之化由乎五行, 故在心為喜, 心主火也; 在肝為怒, 肝主木也; 在脾為思, 脾主土也; 在肺為憂, 肺主金也; 在腎為恐, 腎主水也。 此五志各有分屬, 本不可以混言者也, 且人有此生, 即有此志; 使無此志, 生亦何為? 是生之與志, 本不能離, 亦不可離。 而人于食息之常, 孰不以五志為生, 亦孰不以五志為用, 而未聞以五志之動皆為火也。 第或以用志失宜, 則未免有傷臟氣, 故在[內經]則但言五臟之傷, 各有所屬, 五氣之傷, 各有所病, 亦未聞以五志之傷皆云火也。 而五火之說, 乃始于劉河間, 云五志所傷皆熱也。 丹溪述河間而衍之曰: 五志之動各有火起。 劉宗厚又述丹溪而衍之曰: 大怒則火起于肝, 醉飽則火起于胃, 房勞則火起于腎, 悲哀動中則火起于肺, 心為君主, 自焚則死矣。 自三子之說行, 則似乎五行悉化為火, 理豈然乎! 余嘗察五志所傷之人, 但見其憔悴日增, 未見其俱為熱病也。 即因志動火者, 非曰必無, 但傷氣者十之九, 動火者十之一, 又豈五志皆能動火乎? 而矧以怒動肝氣者, 最易傷脾, 脾傷者不可以言火也; 醉飽能動胃火, 胃強者固自無恙, 脾弱而致病者不可以言火也; 房勞本動腎火, 精去而陽亢者可以火言, 精去而氣亦去者不可以言火也。 外如五志之傷, 則無非傷氣敗陽之證, 尚可謂之火乎? 無火治火, 則無有不敗者矣。 三卷中辨丹溪第二條下, 仍有一論, 當互閱之。

論火證共三條
1.火為熱病, 是固然矣。 然火得其正, 即為陽氣, 此火之不可無, 亦不可衰, 衰則陽氣之虛也; 火失其正, 是以邪熱, 此火之不可有, 尤不可甚, 甚則真陰傷敗也。 然陽以元氣言, 火以病氣言, 故凡病在元氣者, 不得以火論。 何也? 蓋人之元氣止于充足, 焉得有餘? 既非有餘, 則何以言火? 所謂無形者其化虛, 即此是也。 惟病在形體者, 乃可似察火證。 蓋其不在氣即在血, 所謂有形者其化實, 即此是也。 故凡火之為病, 其在外者, 必見于皮肉筋骨; 其在內者, 必見于臟腑九竅。 若于形質之間, 本無熱證可據, 而曰此火也, 此熱也, 則總屬莫須有之妄談也。 矧如火證悉具, 而猶有虛實之殊, 真假之異, 其可不為詳辨乎? 若果有火病, 則火性急烈, 誠可畏也。 然實火止隨形質, 余因謂之凡火, 又謂之邪火。 火之為病, 病之標耳, 洗之滌之, 又何難哉? 惟虛火之病, 則本于元氣, 元氣既虛, 而再攻其火, 非梃即刃矣。 是以諸病之殺人, 而尤惟火病為最者, 正以凡火未必殺人, 而以虛作實, 則無不殺之矣。 不忍見也。
2.凡五臟之火, 肺熱則鼻乾, 甚則鼻涕出, 肝熱則目眵濃, 心熱則言笑多, 脾熱則善飢善渴, 腎熱則小水熱痛。 凡此之類, 宜從清也。 諸所不盡, 詳一卷寒熱篇。
3.凡察火證, 必須察其虛實。 雖其元氣本虛, 然必虛中夾實者, 乃為易治。 何以見之? 如或大便乾結, 或善飢多食, 或神氣精明, 或聲音強壯, 而脈見有力, 此皆虛中有實也, 俱可隨證清解之。 若或內外俱熱, 而反見溏泄, 或飲食少進, 或聲微氣短, 諸虛皆見而反不利溫補者, 此其胃氣已敗, 生意已窮, 非吉兆也。
論治火共五條
1.治實火諸法。 凡微熱之氣, 惟涼以和之, 宜徙薪飲, 四陰煎, 二陰煎, 或加減一陰煎, 黃苓芍藥湯, 黃芩清肺飲之類, 酌宜用之。 大熱之氣, 必寒以除之, 宜抽薪飲, 白虎湯, 太清飲, 黃連解毒湯, 玉泉散, 三補丸之類主之。 火甚而兼脹滿閉結實熱者, 宜涼膈散, 八正散, 三黃丸, 大金花丸之類主之。 凡火盛虛煩乾渴或有熱毒難解者, 宜用綠豆飲, 或雪梨漿, 間藥朝夕飲之, 退火解毒最速, 且無所傷, 誠妙法也。
2.鬱熱之火, 宜散而解之。 如外邪鬱伏為熱者, 宜正柴胡飲, 小柴胡湯, 或升陽散火湯之類主之。 若鬱熱在經而為癰疽, 為瘡疹者, 宜連翹歸尾煎, 或芍藥蒺藜煎, 或當歸蒺藜煎之類主之, 或于本門求法治之。 此皆火鬱發之之謂也。
3.虛火之與假熱, 其氣皆虛, 本若相類, 然陰陽偏勝亦有不同。 如陰虛生熱者, 此水不足以濟火也。 治當補陰, 其火乃息, 宜一陰煎, 左歸飲, 左歸丸, 六味地黃丸之類主之, 此所謂壯水之主也。 如寒極生熱而火不歸原, 即陰盛隔陽, 假熱證也。 治宜溫補血氣, 其熱自退, 宜理陰煎, 右歸飲, 理中湯, 大補元煎, 六味回陽飲之類主之。 此所謂益火之源也, 又曰溫能除大熱也。 凡假熱之證, 以腎陰大虛, 則陽無所附而浮散于外, 故反多外熱, 此內真寒外假熱也, 若非峻補真陰, 何以復其元氣? 元氣不復, 則必由散而盡矣。 但外熱既甚, 多見口瘡舌裂, 喉乾咽痛, 煩渴喜冷等證, 而辛熱溫補之劑難以入口, 故薛立齋治韓州同之勞熱, 以加減八味丸料一斤, 內肉桂一兩, 煎五六碗, 用水浸冰冷與服。 此法最善, 余因效之, 嘗以崔氏八味丸料或右歸飲, 用治陰虛假熱, 傷寒及勞熱煩渴等證, 服後頓退, 而虛寒悉見, 乃進溫補, 無不愈者, 此真神妙法也。
4.實火宜瀉, 虛火宜補, 固其法也。 然虛中有實者, 治宜以補為主, 而不得不兼乎清, 如加減一陰煎, 保陰煎, 天王補心丹, 丹溪補陰丸之類是也。 若實中有虛者, 治宜以清為主, 而酌兼乎補, 如清化飲, 徙薪飲, 大補陰丸之類是也。 凡此虛中之實, 實中之虛, 本無限則, 故不得謂熱者必無虛, 虛者必無熱, 但微虛者宜從微補, 微熱者宜從微清。 若熱倍于虛, 而清之不及, 漸增無害也; 若虛倍于熱, 而清之太過, 則伐及元陽矣。 凡治火者, 不可不知此義。
5.瀉火諸藥: 黃連, 梔子, 瀉心, 肝, 大腸之火。 山梔仁, 降火從小便出, 其性能屈下行。 石膏, 瀉腸胃之火, 陽明經有實熱者, 非此不可。 黃芩, 清脾, 肺, 大腸之火, 黃柏, 瀉肝腎諸經之火。 知母, 清肺, 胃, 肝, 腎之火。 地骨皮, 退陰中之火, 善除骨蒸夜熱。 生地, 麥門冬, 清肝肺, 涼血中之火。 天門冬, 瀉肺與大腸之火。 桑白皮, 川貝母, 土貝母, 解上焦肺胃之火。 柴胡, 乾葛, 解肝脾諸經之鬱火。 龍膽草, 瀉肝, 腎, 膀胱之火。 槐花, 清肝, 腎, 大腸之火, 能解諸毒。 芍藥, 石斛, 清脾胃之火。 滑石, 利小腸膀胱之火。 天花粉, 清痰止渴, 解上焦之火。 連翹, 瀉諸經之浮火。 玄參, 清上焦之浮火。 山豆根, 解咽喉之火。 膽星, 開心, 脾, 胃脘之痰火。 青黛, 蘆薈, 胡黃連, 瀉五臟之疳熱鬱火。 苦參, 瀉疳蝕之火。 木通, 下行瀉小腸之火。 澤瀉, 車前子, 利癃閉之火。 人中白, 清肝, 脾, 腎之陰火。 童便, 降陰中血分之浮火。 大黃, 朴硝, 瀉陽明諸經實熱之火。 人參, 黃耆, 白朮, 甘草, 除氣虛氣脫陽分散失之火。 熟地黃, 當歸, 枸杞, 山茱萸, 滋心腎不交陰分無根之火。 附子, 乾薑, 肉桂, 救元陽失位, 陽盛格陽之火。 凡此治火之法, 已若盡之, 然亦不過言其筌蹄耳; 而神而通之, 原不可以筆楮盡也。
述古
啟玄子曰: 病之微小者, 猶人火也。 遇草而?, 遇木而燔, 可以濕伏, 可以水折, 故逆其性氣, 以折之攻之。 病之大甚者, 猶龍火也, 得濕而焰, 得水而燔, 不知其性, 以水濕折之, 適足以光焰詣天, 物窮方止; 識其性者, 反常之理, 以火逐之, 則燔灼自消, 焰火撲滅矣。

火證論列方
白虎湯寒二。 徙薪飲新寒四。 涼膈散攻十九。 三補丸寒一六二。 八正散寒百十五。 雪梨漿新寒十六。 一陰煎新補八。 理中湯熱一。 左歸飲新補二。 右歸飲新補三。 大補元煎新補一。 正柴胡飲新散六。 六味地黃丸補百二十。 六味回陽飲新熱二。 天王補心丹補百八。 抽薪飲新寒三。 玉泉散新寒十五。 清化飲新因十三。 三黃丸攻六八。 綠豆飲新寒十四。 太清飲新寒十三。 保陰煎新寒一。 理陰煎新熱三。 左歸丸新補四。 大金花丸攻五五。 小柴胡湯散十九。 大補陰丸寒一五七。 加減八味丸外三八。 升陽散火湯散四一。 丹溪補陰丸寒百六十。 黃連解毒湯寒一。 芍藥蒺藜煎新因三五。 連翹歸尾煎新因三二。 當歸蒺藜煎新因三四。

論外備用方
凡寒陣所列古方新方俱可酌用。 神芎丸攻七二。 清涼飲子因百三。
景岳全書卷十五終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5jw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yodicraft.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