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报刊文摘 >> 学术争鸣 >> 正文

中医学术:内经论清浊与升降第 2 页

www.yodicraft.com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2-7 9:14:16

  其次,原文又提出“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的阴升阳降理论,看似矛盾其实不然。马莳《素问注证发微》认为:“地虽在下,而阴中之阳者升,故其上也为云;天虽在上,而阳中之阴者降,故其下也为雨。”天气虽为阳,可是必有阴寒的凝聚作用,才能降为雨;地气虽为阴,但是要有阳热的蒸腾作用,才能上为云。即阳中寓阴,阴中寓阳,升中有降,降中有升,高下相召,阴阳互涵,推动了天地之气不断升降运动。张介宾曰:“阳在上者为气,气者云也,气降则化为精,雨由云而生也。自下而上者,地交于天也,故地气上为云,又曰云出天气;自上而下者,天交于地气,故天气下为雨,又曰雨出地气。”可见,天地阴阳之升降形成云雨,人身阴阳之升降化生精气。《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形成了天地阴阳二气相互交感、交泰和交融不止,宇宙万物生生不息。

  第三,清阳之气向上,向外升发;浊阴之气向下,向内沉降的清浊升降理论也为后世治疗学中多种治法提供了依据。如治疗耳目失聪的益气升提法:李东垣的益气聪明汤(黄芪、人参、升麻、葛根、蔓荆子、芍药);治疗表证的宣肺发散法: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甘草);治疗手足厥逆的温经散寒法:当归四逆汤(当归、桂枝、芍药、细辛、甘草、通草、大枣);治疗肠胃积滞的攻下法:大承气汤(大黄、厚朴、枳实、芒硝);治疗水肿的利水逐水法:十枣汤(芫花、甘遂、大戟、大枣)等等。这些治法方药都是在这个理论的启发下发展起来的,现已成为中医学的重要内容而被广泛运用于临床。而本段的天地云雨阴阳互化而互根理论也非常有临床指导价值,如临床上的从阴补阳、以阳补阴、精气互化等治疗方法及方药的使用,便属于这一理论的应用。

  所云“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则具体论述了人体阴阳升降失常造成的病理变化和所致的病证举例,不仅是运用阴阳升降理论说明人体病理的具体体现,也是对“治病必求于本”的具体申明,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5jw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yodicraft.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