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报刊文摘 >> 学术争鸣 >> 正文

拓展中医治未病空间

www.yodicraft.com 文章来源:中医中医药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5-27 13:47:10

孙涛 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主任委员

  为适应新时期大卫生的根本要求,党和国家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医疗卫生工作的“战略前移”,此前移就是抓预防、治未病,真正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它包括了思想观念前移、经费投入前移、研究内容重点前移等内容。国家卫生工作战略前移,改变了传统以来“重治疗、轻预防”的思想观念。这一政策的实施也将给我国中医药事业带来深刻影响。

  治未病

  是重预防的体现

  国家医疗保健体系之中,预防所占的比例越大,措施越是具体,组织越是严密,越能够体现国家的医疗保健水平,越能保障普通老百姓的健康。实施卫生政策前移战略,强调防病重于治疗,必将促进预防医学的发展特别是中医药预防保健体系的构建。新医改充分重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在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方面,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广中医药“治未病”,即中医药预防保健方面的方法和技术。新医改政策的实施无疑将会更充分地发挥中医药在预防保健中的优势和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预防在医疗保健体系中的比例。

  思想观念前移,发挥中医药预防保健作用。新医改提出“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强调了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在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中发挥的重要作用。4月22日,《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再次重申了发展中医药事业要坚持统筹兼顾,推进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全面发展。同时还指出要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充分发挥中医预防保健特色优势,将中医药服务纳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疾病预防与控制中积极运用中医药方法和技术。推动中医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机构。以上政策进一步加大了国家对中医药预防保健的扶持力度。

  中医药在预防保健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实施国家卫生政策战略前移,应努力构建我国独具特色的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体系。该体系以健康文化为基础,引导人们树立健康的理念和信心,掌握运用“治未病”的知识和方法,以中医养生为手段,开展预防保健服务,帮助人们将“未病”和亚健康及时调理到健康状态,防止疾病发生,提高生存质量。

  中医药预防保健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预防保健技术是具有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强身健体防病延年技术,中医学所特有的整体思维、平衡观念、辨证用药体系、体质理论在预防保健、养生康复及亚健康状态调理方面具有其独特之处。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预防保健方面的特色与优势,积极探索构建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必将提高预防保健在医疗卫生中所占的比例,更能进一步促进中医药预防保健深入人心。

  经费投入前移,节约医药卫生资源。增加预防保健服务项目的资金投入,确保经费投入前移,用于加强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建设,防病于未发,有利于节约卫生资源。

  传统上,我们都是将大量的资源投在疾病上,仅仅关注“疾病”而忽视了“预防”,这是对卫生资源的巨大浪费。研究显示:只关注疾病人群,只在“诊断和治疗”上投资,忽视各种健康风险因素对现在健康人口的损害,疾病人群必将不断扩大,现有的医疗系统必将不堪重荷。今年2月27日公布的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2008年,我国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20%,以此推算,全国有医生明确诊断的慢性病病例数达到2.6亿。我们从这些数字中不难得出:如果不从源头上花大力气减少慢性病危险因素,等发生了慢性病再去处理,由此带来的巨大的经济压力是不堪重负的。国家“九五”公关研究表明:把1元钱花在预防上,可以节省8.59元药费和100元的抢救费、误工损失、陪护费等。因此,发挥中医药在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方面的优势,防病于未发,避免其向疾病方向发展,有利于节约卫生资源,符合“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要求。

  在国家宏观卫生政策实施“战略前移”的大环境下,逐步实现医疗卫生经费投入前移。节约中国医药卫生资源必须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抛弃以往只关注“病”的落后过时观念,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占全国总人口60%~70%的亚健康人身上,用亚健康领域的最新科学进展指导我们真正关注亚健康、管理亚健康。实现防治疾病的“战略前移”,从源头上降低重大疾病的发生率,有效控制社会医疗费用的支出,必将极大地节约我国医药卫生资源,为破解城乡医改难题做出贡献。

  研究内容重点前移,积极构建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国家卫生政策战略前移,使卫生政策从传统的以医疗为主转向预防保健为主,这一转变必将促进医学研究的内容重点前移。

  在实施国家卫生政策战略前移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发挥中医药在预防保健服务中的特色与优势,努力探索构建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如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所言,中医药服务的对象是包括病人、亚健康人、健康人在内的所有人,服务方式是医疗、保健(养生、康复)、预防等,如果将病人、亚健康人、健康人归属于太极阴阳图中的阳极,而将医疗、保健(养生、康复)、预防归属于阴极,那么二者的关系可以概括为“此盛彼衰,此消彼长,动静相倚,阴阳交互”。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并着力解决中医药工作在更新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模式、拓宽服务领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按照“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促进健康和防治疾病相结合,研究预防和早期诊断的关键技术,努力提高重大疾病诊断和防治能力。

  “治未病”是中国传统健康文化的内涵,它基于疾病的生成和发展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因此必须对渐变过程中系统功能状态进行辨识和调控,从而达到“治其未生,治其未成,治其未传,瘥后防复”。前卫生部副部长蒋作君在医疗改革要推进“三重”“三移”时也提到:“我们要从过去注重生命的后期,前移到注重生命的前期,甚至提到出生之前;从过去注重疾病的后期要移到疾病的前期乃至提到生病之前。使我们的健康人不要变成亚健康人,使亚健康人不要变成病人,使小病不要变成大病。”对此,应积极开展以辨证论治为主体,以治未病为核心,主要针对亚健康人的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加强规范化建设,在服务理念、思路、方法、机制以及模式等方面不断探索与总结。

  治未病

  需要大批中医预防人才

  当前,我国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人才队伍不仅缺乏领军人才,而且数量偏少,水平参差不齐,人才培养的任务十分繁重。我们要逐步调整中医药高等教育结构和规模,高度重视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领域人才的发现和培育,加快培养一批中医基本功扎实、临床经验丰富,掌握中医养生康复知识和技能的专业骨干。

  加强预防保健服务医师的培养。各高等中医药院校及其附属医院应当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才资源优势,精心选拔一批具有深厚中医理论造诣和丰富临床实践经验的医师,认真总结中医药预防保健实践经验,研究制定规范化培训计划,组织编写“治未病”及亚健康等相关预防保健服务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培训教材。

  同时,各高等中医药院校还要加强对中医临床专业学生的预防保健专业知识的灌输。一方面,要对他们进行预防保健思想及内涵的教育,提高他们对预防保健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还要对他们进行中医药预防保健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培训,加强他们在预防保健工作中实际操作能力,为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加强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职业技能人员队伍建设。根据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事业发展的需求,应积极加强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职业技能人员的培养。一方面,鼓励现有中等中医药院校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主管部门可以组织相关部门专家研究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职业技能型人才的知识结构与技能要求,制定教学大纲和相关专业设置基本要求,组织专家编写相关课程教材。另一方面,设置相应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职业技能鉴定机构。以设立中医药预防保健新型职业系列、建立中医药预防保健职业技能鉴定制度为目标,按照职业技能鉴定制度建立的要求开设相应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确保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规范化开展。

  加强其他中医药预防保健专业人员的培训。适应医药卫生战略前移的实施,我们要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探索最佳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中医药预防保健各类型人才培训。例如对精通、爱好电脑者,我们可以将其塑造为中医药预防保健的电子音像传媒开发、运用方面的“时尚型人才”;对于喜爱医药经济的人,根据未来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产业发展的需要,我们可以开展运用现代管理方式实现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产业一体化“经营型人才”培训,将其培养成预防保健管理方面的高级人才;对于形象思维活跃,创新意识强的谋士型人才,可以培养成宣传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及其产品的“设计策划型人才”;对于外语听、说、读、写能力强兼备扎实的中医药知识的学生,培养成传播中医药预防保健知识与技术的“跨国型人才”,让中医药在全世界范围传播。

[1] [2] 下一页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5jw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yodicraft.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