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报刊文摘 >> 学术争鸣 >> 正文

中西医思维在临床中走向统一

www.yodicraft.com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9-4 10:24:33

□ 皋永利  山东中医药大学

  尽管中西医结合发展已经历半个多世纪,而认为中西医不可能真正结合的观点仍然不少,其判断的根本依据就是中西医两种思维模式的对立。思维是在表象、概念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而思维模式则是认识事物的不同路径和方式。中医认识事物的路径是整体的、系统性的(还不能等同于现代系统论思维),而西医认识事物的路径则是分析的、还原的,由此构成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似乎可以说,不解决中西医思维模式的统一,就不可能有中西医的真正统一。
  中西医思维模式能否统一?其理论层面的讨论可以说是旷日持久,而结果则是观点纷纭。所以如此,也许就是因为讨论的着眼点始终没有走出理论层面而深入到实践中去,没能从临床实践的角度去进行分析和思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临床实践应该是检验中西医思维模式能否统一的根本标准。从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实践看,虽然不能判定中西医一定能够走向融合,但是两种思维在不断走近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从目前中医临床“衷中参西”的普遍现象看,有两点在突出表现着中西医思维的密切结合:一是疾病诊断上的“病证结合”,二是疗效判断上的“中西互参”。这两种表现都是基于现代临床的迫切需求而发生和形成的,是自觉的,不是强迫的。
  “病证结合”,是基于对疾病全面认识的需求。随着现代西医学对疾病的深入认识,已经表明疾病的许多内在变化和病理程度仅靠外在的症状表现是不能发现和把握的。例如一些癌症的早期、血液疾病的早期、心脑血管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和严重程度等等,只凭证候观察是困难的,也是不够准确的。又如“非典”时期,中医虽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有一点我们是不能忽略的,那就是西医现代检测、治疗手段的密切配合,现代检测手段的对病情发展的跟踪,尤其是对肺部病理变化的观察,为中医制定和修正治疗方案提供了强有力的客观依据。
  不管我们承认与否,客观地说,中医已经认识到仅从外在症状的变化来认识疾病,虽然是整体的,但是不全面的,特别是对疾病的一些重要的甚至是关键的内在微观变化,仅仅通过证候是难以捕捉到的。对疾病重要信息的遗漏,造成的将是治疗上的贻误。
  “中西互参”,是基于疗效科学判断的需求。仅仅从外在症状的改善情况去判断疗效,现代中医临床自己也已经不能认可。因为现在看来,许多疾病仅仅是外在症状的消除并不就意味着疾病的治愈。为了更科学地判断疗效,中医在对许多重要疾病、复杂疾病的疗效判断标准中,已自觉把现代西医的疗效标准纳入在内。疾病是外在症状与内在病理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科学地判断疗效也应当是从疾病的整体上去把握,既不忽略外在症状,也不能忽略内在病理。
  无论“病证结合”还是“中西互参”,都表现了中西医两种不同思维模式在疾病认识过程中的相互辅助。在这里,两种对立的思维自然地走到了一起,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达到了统一。尽管这种统一不是理论上的融合,但却说明,两种思维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不仅不矛盾,反而是一种优势互补。理论来源于实践,限于理论谈理论,往往会脱离临床。两种思维在临床实践中的统一,说明中医临床对两种思维模式具有同等的需求,这比理论上的论证更有说服力。我们始终不能忘记,中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许多规律是要通过临床实践来验证的。中西医两种不同思维模式能否结合和统一,也要通过临床实践来说话。
  看待两种思维模式的关系,同样需要辩证地去认识,不能只看到对立的一面而忽略了它们的统一性。不同的思维模式也好,不同的诊治方法也好,对疾病而言,它们都是工具,只要临床需要,“不同”的结合就是统一的。之所以有人将思维上的差异视为中西医结合的障碍,原因就在于没有将两种思维放在临床情境中去认识,而是脱离临床孤立地看待,基于这种形而上的认识,两种思维永远不会统一。
  中西医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认识疾病的,那么,它们在体现各自优势的同时也必然显露出各自的片面性。惟有将两种思维模式结合应用,才能在充分发挥两种思维优势的同时消除各自的片面性。中医的系统性思维,客观地说还只是一种“象思维”,而西医一直秉承的是概念思维。关于象思维与概念思维的关系,王树人先生在《中西比较视野下的“象思维”》中说到:“如果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来说明象思维与概念思维的关系,那么,这个词语就是相反相成。”他认为,无论是一般理性的逻辑思维方式,还是科学的理性逻辑思维方式,特别是工具理性的逻辑思维方式,永远是人类解决实际问题的所不可缺少的思维方式。象思维的原创性,主要在于开拓新思路,扩展新视角,提出新问题,但是这种新思路的具体实施,新问题的具体解决,则有赖于概念思维。这充分说明两种思维具有互补性。中医临床对现代先进检测手段的运用,不仅仅是对现代先进方法的接受,更是对一种不同于自己的思维模式的接纳。因为在这些现代方法和手段的背后,一定是一种与之相应的思维模式在起作用。所以,现代中医临床中西医诊治方法、手段的结合,根本上就是两种思维模式的结合。
  中西医结合是一个漫长的发展历史过程,是一个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渐进的过程。现在的中西医结合发展现状只能算是初级阶段,一切都处在探索研究与基础建设时期,所以对眼下中西医结合水平的要求不能太高,理论上的融合是未来的事情,目前要做的就是要根据临床的需求科学合理地去运用中西医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和方法,使之在临床实践中达到有机的统一。
  科学合理的运用,是避免两种思维产生负面影响的前提。所以出现中医“西化”,原因就在于西医思维在中医临床上的过度扩张,超出了它的适用范围,冲击到了中医思维,影响了中医的辨证论治过程。所以说,两种思维在临床上既要用足,又不能过度。这是需要在临床实践中不断磨练和熟练的。
  推动两种思维模式不断走近的动力,来自于现代中医临床需求。既然是临床需求,我们就没有理由反对它,只能顺应它,不然就有违我们为医的宗旨,也有违医学发展的规律。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中医五绝网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yodicraft.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